中文提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序言 | 第8-13页 |
一、研究课题的原因 | 第8-9页 |
二、研究课题的实用价值 | 第9页 |
三、理论依据 | 第9-10页 |
四、文献综述 | 第10-13页 |
第一章 现代教育技术与初中作文课堂教学 | 第13-22页 |
第一节 现代教育技术与初中作文课堂教学 | 第13-18页 |
一、现代教育技术 | 第13-15页 |
二、现代教育技术与初中作文课堂教学的关系 | 第15-18页 |
第二节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作文课堂教学应具备的条件 | 第18-19页 |
一、超前的教学观念 | 第18页 |
二、必要的教学硬件 | 第18页 |
三、掌握简单的操作技能 | 第18-19页 |
第三节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初中作文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 | 第19-22页 |
一、演示型的作文教学模式 | 第19页 |
二、交互型的作文教学模式 | 第19-20页 |
三、网络型的作文教学模式 | 第20-21页 |
四、综合型的作文教学模式 | 第21-22页 |
第二章 初中作文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必要性 | 第22-32页 |
第一节 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,培养写作的真情实感 | 第22-28页 |
一、关于初中学生对写作的各类调查及反映的情况 | 第22-24页 |
二、有利于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,培养写作的真情 | 第24-28页 |
第二节 有利于初中教师提高作文指导的效率,优化评改途径 | 第28-32页 |
一、关于初中教师对写作的各类调查及反映的情况 | 第28-31页 |
二、有利于初中教师提高作文指导的效率,优化评改途径 | 第31-32页 |
第三章 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作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| 第32-54页 |
第一节 情境型作文课 | 第32-42页 |
一、定义及作文课创设情境的重要性 | 第32页 |
二、情境型作文课的理论基础是认知学习理论 | 第32-33页 |
三、巧用教育技术创设情境,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| 第33-38页 |
四、活用现代教育技术,呈现画面,突破难点 | 第38-42页 |
第二节 指导型作文课 | 第42-48页 |
一、定义及作文指导的重要性 | 第42-43页 |
二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指导型作文课 | 第43-44页 |
三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有序有效的作文课堂指导 | 第44-48页 |
第三节 评改型作文课 | 第48-54页 |
一、作文评改的重要性 | 第48-49页 |
二、行为主义学习观与评改型作文课 | 第49-50页 |
三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作文评改方式 | 第50-54页 |
第四章 现代教育技术在作文课堂教学实践中产生的现实问题 | 第54-59页 |
第一节 存在的问题 | 第54-57页 |
一、追求时髦,轻视传统媒体 | 第54页 |
二、追求容量,忽视教学质量 | 第54-55页 |
三、教学机械,不能随机应变 | 第55页 |
四、过分依赖,课件代替一切 | 第55-56页 |
五、过于花哨,分散学生注意力 | 第56页 |
六、视觉疲劳,加重学生负担 | 第56页 |
七、忙于操作,阻碍师生交流 | 第56-57页 |
第二节 实施的对策 | 第57-59页 |
一、加强科学性 | 第57页 |
二、注重实效性 | 第57-58页 |
三、强调择优性 | 第58页 |
四、正视局限性 | 第58-59页 |
结束语 | 第59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3页 |
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、论文 | 第63-64页 |
后记 | 第64-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