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语言、文字论文--汉语论文--语法论文--近代、现代语法论文

汉语“V成”的句法语义研究及语法化考察

内容摘要第1-3页
Abstract第3-6页
零 绪论第6-10页
   ·选题意义第6页
   ·研究现状简介第6-8页
   ·研究的创新点、需要突破的方面和存在的困难和不足第8-9页
   ·研究理论、设想和语料来源第9-10页
第一章 "V成"的句法语义分析第10-26页
   ·"V成"结构的句法分析第10-16页
     ·"V成"的句法功能第10-13页
     ·"成"和NP2的隐现第13-16页
   ·"V成"结构的语义分析第16-26页
     ·结构对"V"的选择第17-20页
     ·结构的配价第20-26页
第二章 "V成"在相关格式中的考察第26-36页
   ·四类"V成"结构的辨析第26-27页
     ·"变化"类"成_2"和"当成"类"成_4"的辨别第26页
     ·"成功"类"成_1"和"达成"类"成_3"的辨别第26-27页
   ·"V成"在相关格式中的考察第27-36页
     ·"把"字句中的"V成"第29-30页
     ·"被"字句中的"V成"第30-32页
     ·重动句中的"V成"第32-36页
第三章 "V成"的语法化历程及其虚化的机制和动因第36-62页
   ·四类"V成"语法化历程第36-56页
     ·先秦第36-38页
     ·两汉时期第38-41页
     ·魏晋南北朝时期第41-44页
     ·唐、五代第44-46页
     ·宋、元时期第46-49页
     ·明清时期第49-52页
     ·清至今第52-53页
     ·小结第53-56页
   ·"V成"语法化的机制和动因第56-62页
     ·"成"虚化的语义动因和语法环境第56-57页
     ·"成"虚化的认知解释第57-59页
     ·信息焦点和"成"的语法化第59-60页
     ·"省力原则"在"V成"虚化过程中的体现第60-62页
参考文献第62-68页
附录第68-70页
致谢第70-72页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2-76页
通过书第76页

论文共7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汉语动名述宾组配(1+2)的整合度高低及其熟语化倾向
下一篇:现代汉语“不A不B”格式的多角度考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