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3页 |
0 前言 | 第13-14页 |
1 绪论 | 第14-24页 |
·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| 第14-15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5-17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6-17页 |
·企业价值网络的理论基础 | 第17-21页 |
·价值链理论 | 第17-19页 |
·供应链理论 | 第19页 |
·客户让渡价值理论 | 第19-20页 |
·国际分工理论 | 第20-21页 |
·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| 第21-22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21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21-22页 |
·论文结构和主要创新点 | 第22-23页 |
·论文结构 | 第22-23页 |
·本文创新点 | 第23页 |
·本章小节 | 第23-24页 |
2 复杂系统理论与自组织理论文献综述 | 第24-39页 |
·复杂系统理论概述 | 第24-26页 |
·复杂系统的涵义 | 第24-25页 |
·复杂系统的复杂性特征 | 第25-26页 |
·复杂网络理论概述 | 第26-31页 |
·复杂网络的描述及其特征 | 第26-28页 |
·随机图网络 | 第28-29页 |
·小世界(Small world)网络 | 第29-30页 |
·无标度网络 | 第30-31页 |
·自组织理论概述 | 第31-38页 |
·自组织理论的涵义 | 第31页 |
·耗散结构理论简介 | 第31-32页 |
·形成耗散结构的条件 | 第32-33页 |
·熵理论简介 | 第33-35页 |
·突变理论简介 | 第35-36页 |
·协同学理论简介 | 第36-37页 |
·协同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| 第37-38页 |
·本章小节 | 第38-39页 |
3 企业复杂价值网络的特点和网络结构研究 | 第39-54页 |
·企业价值网络形成的理论分析 | 第39-40页 |
·思科企业价值网案例研究 | 第40-45页 |
·思科简介 | 第40页 |
·思科企业价值网络的构筑 | 第40-42页 |
·思科价值网络运行机制 | 第42-43页 |
·关于思科公司价值网络成功的经验总结 | 第43-44页 |
·思科系统的自组织机制分析 | 第44-45页 |
·企业复杂价值网络 | 第45-48页 |
·企业价值网络的定义 | 第45-46页 |
·企业复杂价值网络的提出 | 第46-48页 |
·企业复杂价值网络的网络结构分析 | 第48-53页 |
·中国半导体产业网络的复杂性和网络结构分析 | 第48-50页 |
·基于网络拓扑熵的复杂网络有序性分析 | 第50-52页 |
·关于企业复杂价值网络网络结构的讨论 | 第52-53页 |
·本章小节 | 第53-54页 |
4 企业复杂价值网络的有序性和耗散结构分析 | 第54-75页 |
·管理熵内涵分析和管理熵的划分与计量 | 第54-57页 |
·管理熵的内涵分析 | 第54-55页 |
·管理熵的划分与计量 | 第55-57页 |
·影响管理熵的因素分析和管理熵流模型建立 | 第57-63页 |
·影响管理熵的因素分析 | 第57-59页 |
·管理熵流模型的建立 | 第59-63页 |
·企业复杂价值网络的耗散系统证明 | 第63-70页 |
·企业价值网络可以成为耗散结构 | 第63-65页 |
·基于尖点突变模型的临界值存在分析 | 第65-70页 |
·管理熵、耗散结构与企业价值网络的自组织 | 第70-74页 |
·负熵的实现过程 | 第70-72页 |
·管理熵和耗散结构在企业价值网络演化中的相互关系 | 第72-74页 |
·本章小节 | 第74-75页 |
5 企业复杂价值网络的自组织过程和动力学研究 | 第75-87页 |
·企业复杂价值网络的序参量定性分析 | 第75-76页 |
·势函数、绝热消去法和郎之万方程 | 第76-77页 |
·势函数 | 第76页 |
·绝热消去法 | 第76页 |
·郎之万方程 | 第76-77页 |
·企业复杂价值网络自组织系统形成过程的协同学描述 | 第77-81页 |
·企业复杂价值网络系统演化的动力学过程和随机涨落分析 | 第81-8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6-87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87-91页 |
·研究结论 | 第87-89页 |
·不足与展望 | 第89-9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1-97页 |
致谢 | 第97-98页 |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9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