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3页 |
0 前言 | 第13-14页 |
1 绪论 | 第14-24页 |
·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| 第14-17页 |
·研究背景及其问题的提出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价值与意义 | 第15-17页 |
·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| 第17-20页 |
·国外组织理论研究现状 | 第17-19页 |
·我国组织理论研究现状 | 第19-20页 |
·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| 第20-22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20-21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21-22页 |
·论文结构与关键技术问题 | 第22-23页 |
·论文结构 | 第22-23页 |
·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| 第2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3-24页 |
2 相关理论综述 | 第24-36页 |
·企业组织结构综述 | 第24-27页 |
·企业组织结构的一般概念 | 第24页 |
·国内外组织结构研究现状 | 第24-26页 |
·现代企业组织结构发展趋势 | 第26-27页 |
·自组织理论综述 | 第27-34页 |
·基本概念 | 第27-28页 |
·自组织相关理论 | 第28-32页 |
·系统自组织的原理 | 第32-33页 |
·组织结构自组织原理 | 第33-34页 |
·研究企业组织结构自组织的基本方法 | 第34-3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3、企业组织结构的自组织分析 | 第36-49页 |
·组织结构自组织的前提条件 | 第36-37页 |
·组织结构的非线性和非平衡 | 第36页 |
·组织结构的层次性 | 第36-37页 |
·组织结构的动态性与开放性 | 第37页 |
·组织结构的反馈性 | 第37页 |
·组织结构的相似性 | 第37页 |
·组织结构自组织特性 | 第37-39页 |
·开放性 | 第37-38页 |
·组织结构各层次以及各子系统都有不同的质 | 第38页 |
·远离平衡态 | 第38-39页 |
·不可忽略的非线性 | 第39页 |
·涨落 | 第39页 |
·影响企业组织结构自组织的要素 | 第39-42页 |
·组织结构与环境 | 第39-40页 |
·组织结构与组织战略 | 第40-41页 |
·组织结构与技术 | 第41页 |
·组织结构与组织规模 | 第41-42页 |
·组织结构与知识 | 第42页 |
·企业组织结构自组织演化 | 第42-48页 |
·企业组织结构自组织演化的环境 | 第43页 |
·组织结构自组织演化的动力---知识要素 | 第43-47页 |
·组织结构自组织演化的“超循环“形式 | 第47页 |
·企业组织结构自组织演化途径----规模与技术要素 | 第47-4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4 企业组织结构自组织建模研究 | 第49-56页 |
·构建自组织模式 | 第49-50页 |
·构建组织结构自组织模式验证模型 | 第50-54页 |
·验证模型构建 | 第50-52页 |
·模型分析 | 第52-54页 |
·组织结构自组织模式评价 | 第54-5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5 企业组织结构的自组织实例研究 | 第56-67页 |
·邮储银行青岛分行概况 | 第56-59页 |
·分行现有组织结构图示 | 第56-57页 |
·现有的组织部门职责 | 第57-59页 |
·青岛分行组织结构存在优势及问题 | 第59-60页 |
·邮政银行青岛分行组织结构的优势 | 第59页 |
·邮政银行青岛分行组织结构存在问题 | 第59-60页 |
·青岛分行组织机构自组织建模 | 第60-65页 |
·前提条件 | 第60-62页 |
·青岛分行自组织模式构建 | 第62-63页 |
·组织结构自组织模式验证模型分析 | 第63-65页 |
·相关建议 | 第65-6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6-67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67-69页 |
·结论 | 第67-68页 |
·展望 | 第68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72页 |
致谢 | 第72-73页 |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