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高中语文教学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导论 | 第8-12页 |
一、研究的缘起 | 第8-9页 |
二、语文和美育的关系 | 第9-12页 |
第一章 高中生应具备的审美能力 | 第12-21页 |
第一节 感知美 | 第12-15页 |
一、意象美 | 第12-14页 |
二、情感美 | 第14-15页 |
三、形式美 | 第15页 |
第二节 想象美 | 第15-18页 |
一、审美联想 | 第16-17页 |
二、审美想象 | 第17-18页 |
第三节 创造美 | 第18-21页 |
一、激情与想象力:创造美的心理素质 | 第19页 |
二、语言与技巧:创造美的表现手段 | 第19-21页 |
第二章 培养高中生审美能力的途径 | 第21-38页 |
第一节 创设情境,营造氛围 | 第21-28页 |
一、导入:激发学生兴趣 | 第21-23页 |
二、媒介:增设多重体验 | 第23-25页 |
三、多读:加强情感领悟 | 第25-28页 |
第二节 鼓励想象,放飞心灵 | 第28-32页 |
一、把握文字,勾勒画面 | 第28-29页 |
二、领略内涵,深入文本 | 第29-30页 |
三、创新思维,个性解读 | 第30-31页 |
四、填补空白,拓展延伸 | 第31-32页 |
第三节 观察积累,抒发性灵 | 第32-38页 |
一、立足课本,集腋成裘 | 第33-35页 |
二、丰富生活,积淀底蕴 | 第35-38页 |
第三章 培养高中生的审美能力需注意的问题 | 第38-43页 |
第一节 教师的转变 | 第38-40页 |
一、转变教育观念 | 第38-39页 |
二、提升自身素养 | 第39页 |
三、注重个体差异 | 第39-40页 |
第二节 语文美育的实施过程 | 第40-43页 |
一、结构化:教学目的与手段的主次关系 | 第40-41页 |
二、长期性:培养高中生审美能力的过程 | 第41-43页 |
结语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6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| 第46-47页 |
后记 | 第47-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