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市公司并购风险分析及防控研究
摘要 | 第1-3页 |
ABSTRACT | 第3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7-13页 |
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7-8页 |
一 研究背景 | 第7-8页 |
二 研究意义 | 第8页 |
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 | 第8-11页 |
一 国外研究情况 | 第8-10页 |
二 国内研究动态 | 第10-11页 |
第三节 本文主要内容 | 第11-13页 |
第二章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风险概念及防范理论 | 第13-19页 |
第一节 并购风险概念及风险总类 | 第13页 |
一 并购风险的概念 | 第13页 |
二 企业并购风险的总类 | 第13页 |
第二节 企业并购风险理论基础 | 第13-16页 |
一 规模经济理论 | 第14页 |
二 交易费用理论 | 第14-15页 |
三 代理人理论 | 第15页 |
四 协同效应理论 | 第15-16页 |
第三节 企业并购风险防范理论 | 第16-19页 |
一 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的动态风险控制理论 | 第16-17页 |
二 企业预警控制理论 | 第17-19页 |
第三章 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原因及各个阶段风险分析 | 第19-33页 |
第一节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动因分析 | 第19-20页 |
一 并购的初始动因 | 第19页 |
二 并购的主要动因 | 第19-20页 |
第二节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前期风险分析 | 第20-22页 |
一 并购决策风险 | 第20-21页 |
二 政策体制风险 | 第21-22页 |
第三节 并购中期风险分析 | 第22-30页 |
一 目标公司风险来源分析 | 第22-24页 |
二 上市公司并购定价风险分析 | 第24-28页 |
三 上市公司并购融资风险分析 | 第28-30页 |
四 上市公司并购支付风险分析 | 第30页 |
第四节 并购后存续风险 | 第30-33页 |
一 营运风险 | 第31页 |
二 整合风险 | 第31-33页 |
第四章 上市公司并购风险测评 | 第33-47页 |
第一节 并购风险因素集的标识 | 第33-39页 |
一 风险进行分层及标号 | 第33-35页 |
二 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风险因素的权重 | 第35-39页 |
第二节 案例分析 | 第39-47页 |
一 案例介绍 | 第39-41页 |
二 层次分析法得出各指标的相对权重 | 第41-47页 |
第五章 上市公司并购风险防范与控制建议 | 第47-55页 |
第一节 并购前期风险防范 | 第47-48页 |
一 关注外部的政策法律环境 | 第47页 |
二 降低战略决策风险 | 第47-48页 |
第二节 并购中期交易防范 | 第48-50页 |
一 改善信息不对称状况 | 第48页 |
二 正确的融资支付方式 | 第48-50页 |
第三节 并购后存续风险的防范 | 第50-55页 |
一 营运风险的防范 | 第50页 |
二 经营战略风险的防范 | 第50-51页 |
三 文化整合风险的防范 | 第51-53页 |
四 人力资源整合风险的防范 | 第53-55页 |
结论 | 第55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59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59-60页 |
致谢 | 第60-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