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9页 |
·研究意义及研究目标 | 第11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·研究目标 | 第11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5页 |
·国外研究情况 | 第12页 |
·国内研究历程 | 第12-14页 |
·研究现状分析 | 第14-15页 |
·重点难点创新点 | 第15-16页 |
·重点 | 第15页 |
·难点 | 第15-16页 |
·创新点 | 第16页 |
·危机管理观的概念 | 第16-19页 |
第二章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危机观 | 第19-27页 |
·中国危机管理观起源于传统“易”文化 | 第19-20页 |
·中国文化中危机管理观的文化载体 | 第20-23页 |
·经典著作体现 | 第20-21页 |
·诗歌辞赋表达 | 第21-22页 |
·言传身教承袭 | 第22-23页 |
·中国文化中危机管理观的特点 | 第23-26页 |
·预防为主的危机管理观 | 第23-24页 |
·主动面对的危机管理观 | 第24页 |
·全局至上的危机管理观 | 第24页 |
·善始善终的危机管理观 | 第24-26页 |
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第三章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危机管理范式:5P范式 | 第27-39页 |
·何谓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危机管理5P范式 | 第27-28页 |
·中国传统文化中危机管理5P范式的出处及典故 | 第28-32页 |
·中国传统文化中“居安思危”的处事态度 | 第28-29页 |
·中国传统文化中“防患未然”的防范意识 | 第29-30页 |
·中国传统文化中“有备无患”的管理观念 | 第30-31页 |
·中国传统文化中“未雨绸缪”的应对方法 | 第31页 |
·中国传统文化中“死地后生”的人生境界 | 第31-32页 |
·中国传统危机管理5P范式与现代危机管理理论之联系 | 第32-38页 |
·Perception:“居安思危”与“端正态度” | 第32-34页 |
·Prevention:“防患未然”与“防范发生” | 第34页 |
·Preparation:“有备无患”与“时刻准备” | 第34-35页 |
·Participation:“未雨绸缪”与“积极参与” | 第35页 |
·Progression:“死地后生”与“危中找机” | 第35-38页 |
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第四章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危机管理观与现代危机管理的张力性结合 | 第39-47页 |
·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危机管理观在现代危机管理中的应用形式 | 第39-44页 |
·危机预防中的应用形式:改革 | 第39-41页 |
·危机处理中的应用形式:应变 | 第41-43页 |
·危机恢复中的应用形式:创新 | 第43-44页 |
·中国传统危机管理观的现代发展 | 第44-46页 |
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结束语 | 第47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0页 |
致谢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