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洋工程结构物碰撞失效准则研究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0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0-18页 |
| ·立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| 第10-12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6页 |
| ·外部碰撞力学机理 | 第12-14页 |
| ·内部碰撞力学机理 | 第14-16页 |
| ·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| 第16-18页 |
| 第2章 碰撞损伤理论研究 | 第18-27页 |
| ·损伤与断裂力学理论 | 第18-21页 |
| ·损伤力学和断裂理学简介 | 第18-19页 |
| ·能量吸收及其测量 | 第19-21页 |
| ·失效准则介绍 | 第21-26页 |
| ·金属塑性应变准则 | 第21-22页 |
| ·Gurson失效准则 | 第22-24页 |
| ·Lemaitre损伤模型 | 第24-25页 |
| ·V-M应变失效准则 | 第25页 |
| ·厚度应变失效准则 | 第25-2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| 第3章 碰撞和失效问题的有限元理论 | 第27-36页 |
| ·ANSYS/LS-DYNA程序概述 | 第27-29页 |
| ·ANSYS/LS-DYNA主要材料 | 第27-28页 |
| ·ANSYS/LS-DYNA主要单元 | 第28-29页 |
| ·接触理论 | 第29-32页 |
| ·接触面方程 | 第29-32页 |
| ·接触问题的求解方案 | 第32-33页 |
| ·动力约束法 | 第32页 |
| ·接触问题的罚函数法 | 第32-33页 |
| ·分配参数法 | 第33页 |
| ·有限元方程解法 | 第33-35页 |
| ·显式解法 | 第33-35页 |
| ·隐式解法 | 第3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| 第4章 新型失效准则探究 | 第36-48页 |
| ·新型失效理论的介绍 | 第36页 |
| ·V-M应变失效准则的不准确性 | 第36-47页 |
| ·有限元分析模型的选取 | 第37-38页 |
| ·V-M失效准则 | 第38-42页 |
| ·最大主应变失效准则 | 第42-45页 |
| ·厚度方向应变失效准则 | 第45页 |
| ·四种失效准则分析总结 | 第45-4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7-48页 |
| 第5章 不同受载模式下各应变之间的关系 | 第48-58页 |
| ·有限元网格划分对失效准则的影响 | 第48-49页 |
| ·单元形状划分准则 | 第48页 |
| ·网格尺寸划分准则 | 第48-49页 |
| ·膜应变能占主导地位时两种失效应变之间的理论关系 | 第49-51页 |
| ·膜应变能占主导地位 | 第49-50页 |
| ·主应变与厚度应变之间的理论关系 | 第50-51页 |
| ·主应变比与两种失效应变比之间的关系 | 第51-57页 |
| ·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定义 | 第51-52页 |
| ·平面单元失效模式分类与分析 | 第52-5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7-58页 |
| 第6章 实验对比分析 | 第58-69页 |
| ·单轴拉伸实验失效模式评估 | 第58-61页 |
| ·实验背景 | 第58-59页 |
| ·单轴拉伸实验模拟仿真 | 第59-61页 |
| ·双轴受力实验失效模式评估 | 第61-64页 |
| ·复杂结构实验失效模式评估 | 第64-67页 |
| ·新型失效模式推导 | 第67-6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8-69页 |
| 第7章 半潜平台与船舶碰撞问题分析 | 第69-78页 |
| ·分析对象的选取 | 第69-71页 |
| ·碰撞工况的选取 | 第71页 |
| ·有限元模拟分析 | 第71-73页 |
| ·分析结果后处理 | 第73-77页 |
| ·碰撞力随时间的变化 | 第73页 |
| ·碰撞船速随时间的变化 | 第73-74页 |
| ·整体应力云图 | 第74页 |
| ·最大应力随时间的变化图 | 第74-75页 |
| ·整体能量的变化图 | 第75-76页 |
| ·结构破坏形式 | 第76-7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7-78页 |
| 结论 | 第78-8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0-82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82-83页 |
| 致谢 | 第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