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8页 |
| 0.绪论 | 第8-14页 |
| ·选题意义 | 第8-10页 |
| ·口语交际是中学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| 第8页 |
| ·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以评促学的保障 | 第8-9页 |
| ·口语交际能力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| 第9页 |
| ·口语交际教学是促进学生成长和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需要 | 第9-10页 |
| ·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| ·国外 | 第10页 |
| ·国内 | 第10-12页 |
| ·本文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| 第12-14页 |
| ·理论基础 | 第12-13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| 1.口语交际能力与新课程标准 | 第14-21页 |
| ·口语交际能力的内涵、特征 | 第14-16页 |
| ·口语交际能力的内涵和构成 | 第14-15页 |
| ·口语交际能力的特征 | 第15-16页 |
| ·新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能力的要求 | 第16-18页 |
| ·新课标对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要求 | 第16-17页 |
| ·听说能力与口语交际能力的区别 | 第17-18页 |
| ·新课标口语交际能力的特点、缺陷 | 第18-21页 |
| ·新课标口语交际能力的特点 | 第18-19页 |
| ·新课标口语交际能力的缺陷 | 第19-20页 |
| ·中高考口语交际题的出现 | 第20-21页 |
| 2.中学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、问题和对策 | 第21-34页 |
| ·中学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 | 第21-23页 |
| ·初步成就 | 第21页 |
| ·不良现状 | 第21-23页 |
| ·中学口语交际的主要问题 | 第23-26页 |
| ·教育观念误区 | 第23-24页 |
| ·教学过程误区 | 第24-25页 |
| ·教育检测评价体系不健全 | 第25-26页 |
| ·提高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对症策略 | 第26-34页 |
| ·情境对话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| 第26-27页 |
| ·创设情境对话教学模式 | 第27-31页 |
| ·情境对话训练渠道 | 第31-34页 |
| 3.中学口语交际测试概观、缺陷及构想 | 第34-41页 |
| ·中学口语交际测试概观 | 第34-36页 |
| ·中高考口语交际测试概观 | 第34页 |
| ·命题规律 | 第34-35页 |
| ·中高考口语交际题的缺陷 | 第35-36页 |
| ·中学口语交际能力测试构想 | 第36-41页 |
| ·公开考试中增设口语测试的必要性 | 第36-37页 |
| ·中学口语交际试题构想 | 第37-41页 |
| 4.构建开放多元的检测评价体系 | 第41-47页 |
| ·口语交际检测评价体系概观 | 第41-42页 |
| ·口语交际检测评价体系的概念、作用和方法 | 第41页 |
| ·口语交际检测评价体系的特征和笔试 | 第41-42页 |
| ·充分发挥评价体系的导向作用,巩固和保证口语教学的地位 | 第42-47页 |
| ·构建开放的质性评价体系,重视学生发展 | 第42-44页 |
| ·借助情境教学模式,在互动中实施评价 | 第44-45页 |
| ·倡导多元的评价反馈形式,搭建持续发展的平台 | 第45-47页 |
| 结语 | 第47-4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8-52页 |
| 后记 | 第52-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