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22页 |
1.1 问题的提出 | 第10-22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2页 |
1.1.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2-14页 |
1.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4-20页 |
1.1.4 研究方法 | 第20-22页 |
第2章 女子院校女大学生考试舞弊现状的调查 | 第22-38页 |
2.1 个案调查情况 | 第22-25页 |
2.2 问卷调查情况 | 第25-38页 |
2.2.1 自编调查问卷的组成 | 第25-26页 |
2.2.2 调查对象和方法 | 第26页 |
2.2.3 调查结果与统计分析 | 第26-36页 |
2.2.4 问卷调查结论 | 第36-37页 |
2.2.5 访谈调查 | 第37-38页 |
第3章 女大学生考试舞弊的成因分析 | 第38-46页 |
3.1 女大学生考试舞弊的客观因素 | 第38-41页 |
3.1.1 社会风气急功好利,受利益驱使的女大学生普遍爱“钻空子” | 第38页 |
3.1.2 家长望女成凤,追求单一,逼窄女大学生的成才之路 | 第38-39页 |
3.1.3 监考人员的态度间接造成了女大学生考试舞弊的发生 | 第39-40页 |
3.1.4 阅卷老师阅卷时“掺水”,是变相的舞弊行为 | 第40-41页 |
3.1.5 考试制度不完善,舞弊文化被女大学生所认同 | 第41页 |
3.2 女大学生考试舞弊的主观因素 | 第41-46页 |
3.2.1 考前准备不充分,舞弊属于无奈之选 | 第41-43页 |
3.2.2 考试题目的难易程度,成为学生选择舞弊的原因之一 | 第43-44页 |
3.2.3 单一性别学校,缺乏两性竞争,女生更易“混日子” | 第44页 |
3.2.4 过分追求个人成功,舞弊成为通往成功的重要手段 | 第44-46页 |
第4章 女大学生考试舞弊的对策研究 | 第46-52页 |
4.1 优化社会环境,完善考核体系,创造公平竞争机会 | 第46-47页 |
4.1.1 扩大人才评价指标 | 第46页 |
4.1.2 优化课程评价体系 | 第46页 |
4.1.3 加强考试诚信体验 | 第46-47页 |
4.2 针对女生特点,发挥学校作用,加强学校内部管理 | 第47-49页 |
4.2.1 优化校园环境,营造诚信氛围 | 第47页 |
4.2.2 加强师生沟通,加大教育力度 | 第47-48页 |
4.2.3 开展考试诚信宣传,深化思想认识 | 第48页 |
4.2.4 加强监管机制,强化监考老师的责任意识 | 第48-49页 |
4.2.5 提高教师责任心,培育诚信文化 | 第49页 |
4.3 转变人才观念,加强家庭成员诚信交流,以身作则 | 第49-50页 |
4.3.1 转变成才观,适应时代的发展 | 第49-50页 |
4.3.2 加强诚信交流,发挥典范作用 | 第50页 |
4.4 增强“四自”意识,加强自我教育,提高诚信认知水平 | 第50-52页 |
4.4.1 加强个人修养,增强“四息”意识,内化诚信观念 | 第50页 |
4.4.2 注重同学相互影响,共同提高诚信意识 | 第50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5页 |
附录一: 访谈提纲 | 第55-56页 |
附录二: 调查问卷 | 第56-59页 |
致谢 | 第59-60页 |
作者简介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