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7-38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7-18页 |
1.2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8-20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18-19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9-20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| 第20-33页 |
1.3.1 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研究 | 第23-26页 |
1.3.2 医疗机构分工协作研究 | 第26-31页 |
1.3.3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医疗机构分工协作研究 | 第31-33页 |
1.4 研究思路、内容、方法及技术路线 | 第33-37页 |
1.4.1 研究思路 | 第33-34页 |
1.4.2 研究内容 | 第34-35页 |
1.4.3 研究方法 | 第35-36页 |
1.4.4 技术路线 | 第36-37页 |
1.5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| 第37-38页 |
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| 第38-53页 |
2.1 相关概念 | 第38-43页 |
2.1.1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| 第38-39页 |
2.1.2 分级诊疗 | 第39-42页 |
2.1.3 医疗机构分工协作 | 第42-43页 |
2.2 理论基础 | 第43-49页 |
2.2.1 利益相关者理论 | 第43-45页 |
2.2.2 分工理论 | 第45-46页 |
2.2.3 协同理论 | 第46-48页 |
2.2.4 系统理论 | 第48-49页 |
2.3 利益相关者对医疗机构分工协作的影响分析 | 第49-51页 |
2.3.1 利益相关者对医疗机构分工协作影响的必然性 | 第49-50页 |
2.3.2 利益相关者对医疗机构分工协作影响的互动性 | 第50-51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51-53页 |
第3章 分级诊疗背景下参与医疗机构分工协作的关键利益相关者识别研究. | 第53-71页 |
3.1 分级诊疗背景下医疗机构分工协作内涵 | 第53-56页 |
3.2 分级诊疗背景下参与医疗机构分工协作的利益相关者界定 | 第56-61页 |
3.2.1 分级诊疗背景下参与医疗机构分工协作的利益相关者梳理 | 第56-57页 |
3.2.2 分级诊疗背景下参与医疗机构分工协作的利益相关者筛选 | 第57-58页 |
3.2.3 主要利益相关者促进医疗机构分工协作的作用机理 | 第58-61页 |
3.3 分级诊疗背景下参与医疗机构分工协作的关键利益相关者识别 | 第61-69页 |
3.3.1 关键利益相关者识别思路 | 第61-63页 |
3.3.2 关键利益相关者识别方法 | 第63-64页 |
3.3.3 检验分析 | 第64-69页 |
3.4 分级诊疗背景下参与医疗机构分工协作的关键利益相关者确定 | 第69-70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70-71页 |
第4章 关键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演化博弈分析 | 第71-94页 |
4.1 研究设计 | 第71-73页 |
4.1.1 演化博弈概述 | 第71-72页 |
4.1.2 复制动态模型 | 第72页 |
4.1.3 演化博弈模型的适用性 | 第72-73页 |
4.2 分级诊疗背景下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演化博弈模型建立与分析 | 第73-84页 |
4.2.1 影响机理分析 | 第73-75页 |
4.2.2 模型假设 | 第75-79页 |
4.2.3 模型复制动态方程 | 第79-82页 |
4.2.4 复制动态方程演化策略 | 第82-84页 |
4.3 关键利益相关者参与医疗机构分工协作均衡策略的稳定性分析 | 第84-88页 |
4.4 数值算例与分析 | 第88-93页 |
4.4.1 政府投入医疗机构分工协作的仿真分析 | 第89-90页 |
4.4.2 城市综合医院管理者参与医疗机构分工协作的仿真分析 | 第90-91页 |
4.4.3 患者(居民)参与医疗机构分工协作的仿真分析 | 第91-93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93-94页 |
第5章 关键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构建 | 第94-114页 |
5.1 关键利益相关者参与构建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的必要性 | 第94-95页 |
5.2 关键利益相关者嵌入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的基本原则 | 第95-97页 |
5.2.1 合理分布剩余索取权原则 | 第95-96页 |
5.2.2 兼顾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原则 | 第96页 |
5.2.3 发挥利益相关者作用原则 | 第96页 |
5.2.4 平衡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原则 | 第96-97页 |
5.3 关键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实现基础 | 第97-100页 |
5.3.1 利益相关者彼此信任 | 第97-98页 |
5.3.2 利益相关者优势互补 | 第98-100页 |
5.3.3 利益相关者有效回报 | 第100页 |
5.4 关键利益相关者参与构建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的内容 | 第100-108页 |
5.4.1 政府层面机制构建 | 第101-103页 |
5.4.2 城市综合医院管理者层面机制构建 | 第103-104页 |
5.4.3 患者(居民)层面机制构建 | 第104-106页 |
5.4.4 医疗机构分工协作实现机制运行机理 | 第106-108页 |
5.5 基于关键利益相关者的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有效性检验 | 第108-113页 |
5.5.1 关键利益相关者协调度 | 第108-110页 |
5.5.2 模型建立 | 第110-111页 |
5.5.3 有效性检验 | 第111-113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113-114页 |
第6章 分级诊疗背景下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效果评价及满意度研究 | 第114-143页 |
6.1 医疗集团成立背景 | 第114-116页 |
6.2 关键利益相关者参与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改革解析 | 第116-122页 |
6.2.1 政府层面 | 第116-118页 |
6.2.2 城市综合医院管理者层面 | 第118-119页 |
6.2.3 患者(居民)层面 | 第119-122页 |
6.3 关键利益相关者参与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改革整体效果评价 | 第122-129页 |
6.3.1 基层医疗服务健康运行 | 第122-123页 |
6.3.2 双向转诊工作运转流畅 | 第123-124页 |
6.3.3 特色帮扶工作有效开展 | 第124-125页 |
6.3.4 基层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 | 第125-127页 |
6.3.5 城市综合医院医疗费用增长不合理 | 第127-129页 |
6.4 关键利益相关者参与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满意度调查分析 | 第129-140页 |
6.4.1 关键利益相关者参与医疗机构分工协作利益诉求 | 第129-131页 |
6.4.2 关键利益相关者参与医疗机构分工协作利益诉求满意度 | 第131-140页 |
6.5 结果分析 | 第140-141页 |
6.6 本章小结 | 第141-143页 |
第7章 分级诊疗背景下医疗机构分工协作实现策略 | 第143-153页 |
7.1 注重顶层设计以确立政府公平正义的引导策略 | 第143-145页 |
7.1.1 落实政府财政补偿政策 | 第143-144页 |
7.1.2 完善政府激励与监管制度 | 第144页 |
7.1.3 发挥政府统筹调控作用 | 第144-145页 |
7.2 强化功能定位以确立城市综合医院管理者责权明晰的参与策略 | 第145-148页 |
7.2.1 明确城市综合医院功能定位 | 第145-146页 |
7.2.2 规范城市综合医院下转标准 | 第146-147页 |
7.2.3 探索城市综合医院特色帮扶有效形式 | 第147页 |
7.2.4 创新城市综合医院医务人员激励机制 | 第147-148页 |
7.3 构建信任机制以确立患者(居民)合理高效的选择策略 | 第148-150页 |
7.3.1 加强患者(居民)认知度 | 第148-149页 |
7.3.2 提升患者(居民)基层就医满意度 | 第149页 |
7.3.3 增加患者(居民)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 | 第149-150页 |
7.4 围绕改革目标以确立其他利益相关者联动整合的协作策略 | 第150-152页 |
7.4.1 推动医保整合 | 第150-151页 |
7.4.2 获得医务人员支持 | 第151页 |
7.4.3 带动民营医疗机构参与 | 第151页 |
7.4.4 形成三医联动改革合力 | 第151-152页 |
7.4.5 发展“互联网+医疗” | 第152页 |
7.5 本章小结 | 第152-153页 |
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| 第153-156页 |
8.1 研究结论 | 第153-154页 |
8.2 研究展望 | 第154-1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56-166页 |
致谢 | 第166-168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| 第168-170页 |
附录1:医疗机构分工协作主要利益相关者属性识别 | 第170-171页 |
附录2:基层医疗机构患者(居民)问卷调查表 | 第171-1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