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0-16页 |
1.1 山核桃 | 第10页 |
1.2 目前油脂提取的工艺现状 | 第10-14页 |
1.2.1 压榨法 | 第10-11页 |
1.2.2 浸提法 | 第11页 |
1.2.3 水剂法 | 第11页 |
1.2.4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 | 第11页 |
1.2.5 水酶法 | 第11-14页 |
1.2.5.1 水酶法工艺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2.5.2 水酶法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| 第14页 |
1.3 研究意义与目的 | 第14-16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1.3.1.1 山核桃种仁理化指标的测定 | 第15页 |
1.3.1.2 山核桃油脂酶法提取关键技术研究 | 第15页 |
1.3.1.3 不同提油工艺对山核桃油品质影响研究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山核桃的理化指标的测定及显微结构的研究 | 第16-26页 |
2.1 材料与方法 | 第16-22页 |
2.1.1 主要材料和仪器 | 第16页 |
2.1.2 方法 | 第16-22页 |
2.1.2.1 脂肪的鉴定 | 第16页 |
2.1.2.2 经粉碎后的山核桃仁细胞表面形态结构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| 第16-17页 |
2.1.2.3 总脂肪含量的测定 | 第17页 |
2.1.2.4 总蛋白的测定 | 第17-18页 |
2.1.2.5 淀粉的测定 | 第18页 |
2.1.2.6 灰分的测定 | 第18-19页 |
2.1.2.7 含水量的测定 | 第19页 |
2.1.2.8 可溶性蛋白的测定 | 第19-20页 |
2.1.2.9 脂肪酸组成测定方法 | 第20-22页 |
2.2 结果与讨论 | 第22-24页 |
2.2.1 山核桃细胞显微结构 | 第22页 |
2.2.2 山核桃仁成分组成 | 第22-23页 |
2.2.3 山核桃油脂构成 | 第23-24页 |
2.3 小结 | 第24-26页 |
第三章 水酶法工艺中酶的筛选 | 第26-31页 |
3.1 实验材料和设备 | 第26-27页 |
3.2 实验方法 | 第27页 |
3.2.1 酶法提油实验流程 | 第27页 |
3.2.2 提油率的测定 | 第27页 |
3.3 最适酶的筛选 | 第27-28页 |
3.3.1 最适单一解酶的筛选 | 第27页 |
3.3.2 最适两种酶复配方案的筛选 | 第27-28页 |
3.4 结果与讨论 | 第28-30页 |
3.4.1 单一解酶的选择 | 第28-29页 |
3.4.2 两酶复配的选择 | 第29-30页 |
3.5 小结 | 第30-31页 |
第四章 山核桃酶法提油的工艺优化 | 第31-38页 |
4.1 实验材料与设备 | 第31页 |
4.2 实验方法 | 第31-32页 |
4.2.1 单因素实验 | 第31页 |
4.2.2 响应面分析 | 第31-32页 |
4.3 结果与讨论 | 第32-37页 |
4.3.1 单因素实验 | 第32-34页 |
4.3.1.1 酶用量对提油率的影响 | 第32页 |
4.3.1.2 酶解pH对清油提油率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4.3.1.3 酶解时间对清油提取率的影响 | 第33页 |
3.3.1.4 酶解温度对提油率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4.3.2 响应面分析 | 第34-37页 |
4.3.2.1 响应面设计优化试验 | 第34-35页 |
4.3.2.2 实验设计及结果 | 第35-37页 |
4.3.2.3 山核桃油提取最佳条件的确立和试验验证 | 第37页 |
4.4 小结 | 第37-38页 |
第五章 不同制取工艺的山核桃油品质的比较 | 第38-45页 |
5.1 实验材料与设备 | 第38页 |
5.2 实验方法 | 第38-40页 |
5.2.1 工艺方法 | 第38页 |
5.2.1.1 水酶法工艺条件 | 第38页 |
5.2.1.2 索氏抽提法工艺 | 第38页 |
5.2.1.3 螺旋压榨法 | 第38页 |
5.2.1.4 液压法 | 第38页 |
5.2.2 测定方法 | 第38-40页 |
5.2.2.1 脂肪酸组成测定方法 | 第39页 |
5.2.2.2 多酚的测定 | 第39页 |
5.2.2.3 维生素E的测定 | 第39页 |
5.2.2.4 甾醇的测定 | 第39页 |
5.2.2.5 角鲨烯的测定 | 第39页 |
5.2.2.6 酸价的测定 | 第39页 |
5.2.2.7 过氧化值的测定 | 第39-40页 |
5.3 结果与讨论 | 第40-44页 |
5.3.1 山核桃油脂肪酸组成及含量 | 第40页 |
5.3.2 多酚 | 第40-41页 |
5.3.3 维生素E、角鲨烯、甾醇 | 第41-44页 |
5.4 小结 | 第44-45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45-47页 |
6.1 结论 | 第45页 |
6.2 展望 | 第45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51页 |
致谢 | 第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