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3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9页 |
1.2 铁路列车卫星导航技术的应用与研究现状 | 第9-11页 |
1.2.1 国外铁路列车定位系统发展概况 | 第9-10页 |
1.2.2 国内铁路列车定位系统发展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3 本文章节安排 | 第11-13页 |
第二章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惯性导航系统 | 第13-29页 |
2.1 影响卫星定位精度的主要因素及导航坐标系 | 第13-16页 |
2.1.1 影响卫星定位精度的主要因素 | 第13-14页 |
2.1.2 导航坐标系 | 第14-15页 |
2.1.3 导航坐标系转换 | 第15-16页 |
2.2 惯性导航系统 | 第16-22页 |
2.2.1 平台惯导系统工作原理和数据仿真模型 | 第17-19页 |
2.2.2 捷联惯导系统工作原理和数据仿真模型 | 第19-22页 |
2.3 北斗导航系统 | 第22-28页 |
2.3.1 北斗一代导航系统结构及定位原理 | 第22-25页 |
2.3.2 北斗二代导航系统结构与定位原理 | 第25-28页 |
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第三章 基于组合导航系统的列车定位方法与实现 | 第29-46页 |
3.1 列车组合导航系统的的定位原理 | 第30-32页 |
3.1.1 松组合导航列车定位原理 | 第30-31页 |
3.1.2 紧密组合导航列车定位原理 | 第31页 |
3.1.3 深组合导航列车定位原理 | 第31-32页 |
3.2 北斗惯性组合导航下的列车定位系统 | 第32-34页 |
3.2.1 组合系统在列车定位中的可行性分析 | 第33页 |
3.2.2 组合列车定位系统算法研究 | 第33-34页 |
3.3 组合列车定位的滤波算法 | 第34-39页 |
3.3.1 卡尔曼滤波 | 第35-37页 |
3.3.2 扩展卡尔曼滤波 | 第37-38页 |
3.3.3 联邦卡尔曼滤波 | 第38-39页 |
3.4 列车定位模型的建立 | 第39-41页 |
3.4.1 松组合列车定位系统状态方程 | 第39-40页 |
3.4.2 紧密组合列车定位系统状态方程 | 第40页 |
3.4.3 松组合列车定位系统观测方程 | 第40-41页 |
3.4.4 紧密组合列车定位系统观测方程 | 第41页 |
3.5 基于MATLAB平台下的实验仿真与结果分析 | 第41-45页 |
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第四章 铁路列车在盲区定位系统中的设计方法 | 第46-60页 |
4.1 列车盲区定位 | 第46-51页 |
4.1.1 传统DR定位原理 | 第46-48页 |
4.1.2 基于加速度传感器列车定位原理 | 第48-51页 |
4.2 组合列车定位系统在盲区定位中的应用 | 第51-55页 |
4.2.1 地势平缓情况下的列车盲区定位 | 第51-54页 |
4.2.2 地势变化较大情况下的列车盲区定位 | 第54-55页 |
4.3 基于MATLAB平台下的实验仿真与结果分析 | 第55-59页 |
本章小结 | 第59-60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0-62页 |
5.1 结论 | 第60-61页 |
5.2 未来展望 | 第61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5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5-66页 |
致谢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