交通标志检测、评定与养护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20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目的 | 第9-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8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5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5-18页 |
1.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18-20页 |
第二章 交通标志组成与材料 | 第20-36页 |
2.1 道路交通标志的构成与材料 | 第20-21页 |
2.2 交通标志反光膜及其特征分析 | 第21-27页 |
2.2.1 交通标志逆反射性及其原理 | 第21-26页 |
2.2.2 交通标志反光膜分类对比分析 | 第26-27页 |
2.3 交通标志反光膜逆反射系数衰减模型建立 | 第27-35页 |
2.3.1 反光膜最低逆反射性能要求 | 第27-29页 |
2.3.2 反光膜逆反射系数衰减模型 | 第29-35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第三章 交通标志检查、检测与评定 | 第36-58页 |
3.1 交通标志使用性能影响因素 | 第36-37页 |
3.1.1 交通标志技术状况 | 第36页 |
3.1.2 驾驶人角度分析 | 第36-37页 |
3.2 道路交通标志技术检查 | 第37-48页 |
3.2.1 交通标志设置检查 | 第37-41页 |
3.2.2 交通标志物理外观检查与检测 | 第41-43页 |
3.2.3 交通标志技术指标检测 | 第43-47页 |
3.2.4 交通标志检查频率 | 第47-48页 |
3.3 交通标志技术状况评定方法 | 第48-53页 |
3.3.1 层次分析法概述 | 第48页 |
3.3.2 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 | 第48-49页 |
3.3.3 层次分析法具体步骤 | 第49-50页 |
3.3.4 交通标志评价分析 | 第50-53页 |
3.4 交通标志调查实例 | 第53-56页 |
3.4.1 调查概况 | 第53-55页 |
3.4.2 调查结果分析 | 第55页 |
3.4.3 调查路段交通标志技术状况评价 | 第55-56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56-58页 |
第四章 交通标志养护方法 | 第58-68页 |
4.1 交通标志养护方案 | 第58-64页 |
4.1.1 标志养护的时限 | 第58-59页 |
4.1.2 标志板的维修和更换 | 第59-63页 |
4.1.3 支撑件和连接件的维修和更换 | 第63-64页 |
4.2 交通标志养护作业特点及交通组织 | 第64-67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67-68页 |
第五章 交通标志路产管理体系 | 第68-78页 |
5.1 标志管理系统组成要素 | 第68-69页 |
5.2 道路交通标志管理数据库 | 第69-74页 |
5.2.1 交通标志清单功能 | 第69-70页 |
5.2.2 交通标志清单采集 | 第70-73页 |
5.2.3 交通标志清单维护 | 第73-74页 |
5.3 道路交通标志反光膜更换管理方法 | 第74-77页 |
5.3.1 标志预期寿命法 | 第74-76页 |
5.3.2 整体更换法 | 第76页 |
5.3.3 抽样检测评价法 | 第76-77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77-78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78-80页 |
主要研究成果 | 第78-79页 |
论文创新点 | 第79页 |
需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| 第79-8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0-83页 |
致谢 | 第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