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桥涵工程论文--勘测、设计与计算论文--桥涵设计论文

斜拉桥施工工艺对其地震灾变性能影响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17页
    1.1 斜拉桥的发展概述第10-11页
    1.2 斜拉桥的结构特点第11-13页
    1.3 斜拉桥的施工受力特点第13-15页
    1.4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5-16页
    1.5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第16页
    1.6 本章小结第16-17页
第二章 地震响应分析理论与增量动力分析方法第17-29页
    2.1 地震响应分析方法概述第17页
    2.2 静力法第17-18页
    2.3 反应谱法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反应谱法的发展与应用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反应谱原理第20-21页
    2.4 动态时程分析法第21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振型叠加法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Newmark β法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wilson-θ法第24-26页
    2.5 增量动力分析方法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地震动强度及结构性能参数的选择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IDA方法主要步骤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IDA分析方法的特点第28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28-29页
第三章 某斜拉桥数值模拟与动力特性分析第29-38页
    3.1 工程概括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结构构造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主要技术标准第30页
    3.2 结构模型的建立第30-31页
    3.3 施工方法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索塔施工方法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主梁施工方法第32-33页
    3.4 施工阶段分析第33-35页
    3.5 某斜拉桥自振特性第35-37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37-38页
第四章 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第38-72页
    4.1 概述第38页
    4.2 非线性问题第38-39页
    4.3 基于恢复力模型的弹塑性动力分析第39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单轴恢复力曲线模型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恢复力计算模型中特征参数的确定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延性系数第42-43页
    4.4 施工工艺与地震波的确定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施工工艺和工况的确定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地震波的确定第43-45页
    4.5 调索顺序对某斜拉桥地震灾变性能的影响第45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调索顺序在工况1下对塔底的影响第45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调索顺序在工况2下对塔底的影响第50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调索顺序在工况3下对主梁的影响第53-58页
    4.6 合龙顺序对某斜拉桥地震灾变性能的影响第58-70页
        4.6.1 合龙顺序在工况1下对塔底的影响第58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6.2 合龙顺序在工况2下对塔底的影响第62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6.3 合龙顺序在工况3下对主梁的影响第66-70页
    4.7 本章小结第70-72页
结论与展望第72-74页
参考文献第74-78页
致谢第78-79页
附录第79页

论文共7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街区制条件下微循环公交网络设计
下一篇:悬索桥新型钢—混组合桥面系疲劳性能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