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中文摘要 | 第3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6页 |
| 一、绪论 | 第10-20页 |
| (一)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
| (二)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1.研究目的 | 第10-11页 |
| 2.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| (三)文献回顾 | 第11-15页 |
| 1.国外文献 | 第12-13页 |
| 2.国内文献 | 第13-15页 |
| 3.文献简评 | 第15页 |
| (四)研究设计 | 第15-20页 |
| 1.理论基础 | 第15-17页 |
| 2.概念界定 | 第17-18页 |
| 3.研究方法 | 第18-20页 |
| 二、研究个案的基本背景 | 第20-28页 |
| (一)D街道办所辖社区概况 | 第20页 |
| (二)D街道办的社区治理创新改革 | 第20-23页 |
| 1.D街道办社区治理创新改革的背景 | 第20-21页 |
| 2.D街道社区治理创新改革的主要内容 | 第21-22页 |
| 3.改革后社区服务系统各要素的职能 | 第22-23页 |
| (三)D街道办社会工作服务开展的基本情况 | 第23-28页 |
| 1.D街道办社会工作者概况 | 第23-24页 |
| 2.D街道办社会工作服务开展的基本情况 | 第24-28页 |
| 三、社会工作者在社区服务中的角色分析 | 第28-37页 |
| (一)“枢纽型社区党群服务中心”中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| 第28-30页 |
| 1.服务者 | 第28页 |
| 2.资源链接者 | 第28-29页 |
| 3.传达者 | 第29页 |
| 4.监管者 | 第29-30页 |
| (二)“社会化服务项目基础包”中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| 第30-31页 |
| 1.后勤保障者 | 第30页 |
| 2.基础服务提供者 | 第30页 |
| 3.资源整合者 | 第30-31页 |
| 4.协助者 | 第31页 |
| (三)“社会化服务项目专业包”中的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| 第31-37页 |
| 1.服务需求的调研者 | 第31-32页 |
| 2.项目计划的策划者 | 第32页 |
| 3.活动组织的实施者 | 第32-34页 |
| 4.项目运作的管理者 | 第34-35页 |
| 5.项目的评估者 | 第35-37页 |
| 四、社会工作者在社区服务中的角色困境及产生原因 | 第37-44页 |
| (一)社会工作者在社区服务中的角色困境 | 第37-40页 |
| 1.角色不清 | 第37页 |
| 2.角色冲突 | 第37-39页 |
| 3.角色紧张 | 第39页 |
| 4.角色超载 | 第39页 |
| 5.角色转换困难 | 第39-40页 |
| (二)社会工作者在社区服务中角色困境产生的原因 | 第40-44页 |
| 1.个人层面的原因 | 第40-41页 |
| 2.机构层面的原因 | 第41-42页 |
| 3.社区层面的原因 | 第42-43页 |
| 4.政府层面的原因 | 第43-44页 |
| 五、社会工作者走出角色困境的出路 | 第44-49页 |
| (一)社工需联合更要自强,提升个人能力 | 第44-45页 |
| 1.努力学习专业知识,提升自我能力 | 第44页 |
| 2.社工之间互相支持,提高热情 | 第44-45页 |
| 3.目的性的走访社区 | 第45页 |
| (二)机构管理需人性化,尤其加强督导 | 第45-46页 |
| 1.注重人文关怀 | 第45-46页 |
| 2.加强专业知识培训 | 第46页 |
| (三)社区完善服务场所,支持社工服务 | 第46-47页 |
| 1.提供必要的设施设备支持 | 第46-47页 |
| 2.加大对社工的宣传,真正了解社工 | 第47页 |
| 3.降低社工的行政化,还社工专业服务自由 | 第47页 |
| (四)政府加大支持力度,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来 | 第47-49页 |
| 1.改善社会工作者的工作环境 | 第47-48页 |
| 2.要求相关部门对社工进行分领域培训 | 第48页 |
| 3.简化评估体系 | 第48-49页 |
| 六、结语 | 第49-50页 |
| 注释 | 第50-5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3-56页 |
| 附录 | 第56-66页 |
| 致谢 | 第66-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