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语言、文字论文--汉语论文--汉语教学论文--对外汉语教学论文

“根、条、枝、支”认知分析及对外汉语教学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一、绪论第9-14页
    1.1 选题缘由第9页
    1.2 文献综述第9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“根、条、枝、支”的历时研究第9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“根、条、枝、支”的对比研究第12-13页
    1.3 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第13页
    1.4 本文研究的学术价值第13-14页
二、量词“根、条、枝、支”的历时称量范畴演变第14-28页
    2.1“根、条、枝、支”称量范畴的演变第14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“根”称量范畴的演变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“条”称量范畴的演变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“枝”称量范畴的演变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“支”称量范畴的演变第19-20页
    2.2 量词“根、条、枝、支”的认知基础及历时演变的认知成因第20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“根”的认知基础及称量范畴的演变成因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“条”的认知基础及称量范畴的演变成因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“枝”的认知基础及称量范畴的演变成因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“支”的认知基础及称量范畴的演变成因第26-28页
三、量词“根、条、枝、支”的对比分析第28-34页
    3.1 共时平面上量词“根、条、枝、支”的共性与差异性第28-31页
    3.2 造成量词“根、条、枝、支”差异性的认知成因第31-34页
四、对外汉语教学中的“根、条、枝、支”第34-43页
    4.1“根、条、枝、支”的教材编写及教学情况调查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教材及词典中关于“根、条、枝、支”的编写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“根、条、枝、支”的教学情况调查第37-38页
    4.2 量词“根、条、枝、支”偏误调查及分析第38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留学生“根、条、枝、支”偏误语料调查及总结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分析“根、条、枝、支”使用出现偏误的原因第39-42页
    4.3 对外汉语教学中针对此类偏误采取的策略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从量词研究的角度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从老师教的角度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从学生学的角度第43页
结语第43-45页
参考文献第45-47页

论文共4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《金佗稡編》軍事詞語研究
下一篇:儿女英雄小说作者的创作心理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