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5-6页 |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20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2-13页 |
1.1.1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 | 第12页 |
1.1.2 新课改的要求 | 第12页 |
1.1.3 地理核心素养体系建构需要 | 第12-13页 |
1.1.4 新高考模式的挑战及要求 | 第13页 |
1.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13-15页 |
1.2.1 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| 第13-14页 |
1.2.2 构建有效思维课堂的需求 | 第14页 |
1.2.3 改变学生学习方式,培养学习能力 | 第14页 |
1.2.4 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素养,完善地理核心素养体系 | 第14-15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5-18页 |
1.3.1 翻转课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5-17页 |
1.3.2 区域认知素养的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7-18页 |
1.4 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8-20页 |
1.4.1 研究思路 | 第18页 |
1.4.2 研究方法 | 第18-20页 |
1.4.2.1 文献研究法 | 第18-19页 |
1.4.2.2 问卷调查法 | 第19页 |
1.4.2.3 访谈法 | 第19-20页 |
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| 第20-29页 |
2.1 翻转课堂和区域认知素养的概述 | 第20-27页 |
2.1.1 翻转课堂的概念及特点 | 第20-22页 |
2.1.1.1 翻转课堂的概念 | 第20-21页 |
2.1.1.2 翻转课堂的特点 | 第21-22页 |
2.1.2 区域认知素养的概念、维度及特点 | 第22-27页 |
2.1.2.1 区域认知素养的概念 | 第22-23页 |
2.1.2.2 区域认知素养的维度 | 第23-25页 |
2.1.2.3 区域认知素养的特点 | 第25-27页 |
2.2 研究的理论基础 | 第27-29页 |
2.2.1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| 第27-28页 |
2.2.2 建构主义理论 | 第28页 |
2.2.3 最近发展区理论 | 第28-29页 |
第3章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高中生区域认知素养培养的可行性分析 | 第29-35页 |
3.1 高中生认知特征分析 | 第29-30页 |
3.2 区域认知素养培养现状调查分析 | 第30-32页 |
3.2.1 调查的目的、对象、方法 | 第30页 |
3.2.2 调查问卷与访谈设计 | 第30-31页 |
3.2.2.1 调查问卷设计 | 第30页 |
3.2.2.2 访谈设计 | 第30-31页 |
3.2.3 问卷统计及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| 第31-32页 |
3.2.3.1 问卷统计结果分析 | 第31-32页 |
3.2.3.2 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| 第32页 |
3.3 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培养高中生区域认知素养的可行性 | 第32-35页 |
第4章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高中生区域认知素养培养流程 | 第35-41页 |
4.1 课前准备 | 第35-38页 |
4.1.1 教学设计 | 第35-37页 |
4.1.1.1 学习任务单 | 第36页 |
4.1.1.2 微视频资源设计 | 第36-37页 |
4.1.2 学生课下自主学习 | 第37-38页 |
4.2 课中实施 | 第38-39页 |
4.2.1 回顾梳理 | 第38页 |
4.2.2 独立思索 | 第38-39页 |
4.2.3 小组合作探究 | 第39页 |
4.2.4 总结概括 | 第39页 |
4.3 课后反思 | 第39-41页 |
4.3.1 反思评价 | 第39-40页 |
4.3.2 拓展延伸 | 第40-41页 |
第5章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高中生区域认知素养培养的教学案例分析 | 第41-45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45-46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45页 |
6.2 不足与展望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8页 |
附录A | 第48-51页 |
附录B | 第51-55页 |
作者简历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