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物理论文

初中物理演示实验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1章 引言第10-18页
    1.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的背景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问题的提出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研究的意义第12页
    1.2 课题研究的现状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第14-15页
    1.3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安排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的内容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课题研究的安排第15-16页
    1.4 课题研究的方法第16-18页
第2章 理论综述第18-24页
    2.1 概念界定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物理演示实验的含义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物理新课程理念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信息技术在物理演示实验中应用的理念分析第19-20页
    2.2 初中学生物理学习的心理特点第20页
    2.3 学习动机理论对本研究的启发第20-24页
第3章 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作用与基本原则分析第24-32页
    3.1 物理演示实验在中学物理课程中的地位第24页
    3.2 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作用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激发兴趣的作用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情境创设的作用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示范操作的作用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培养能力的作用第25-26页
    3.3 物理演示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第26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规范操作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准确性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安全性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趣味性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互动性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直观性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7 创新性第27-32页
第4章 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演示中的可行性和应用策略第32-40页
    4.1 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演示实验中的可行性分析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信息技术资源有效整合,为物理演示实验带来便利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计算机软件的应用,优化物理演示实验呈现方式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虚拟模拟,发挥物理演示实验、虚拟实验室功能第34页
    4.2 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演示实验中的应用策略第34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信息技术在演示实验中的应用要分清主次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信息资源的内容应具有科学性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演示实验的教学内容应具有选择性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信息技术在物理演示实验中的应用需“以人为本”第37-40页
第5章 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案例与分析第40-54页
    5.1 教学模式设计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课前准备阶段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课堂教学阶段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课后反思阶段第41-43页
    5.2 教学案例分析第43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《流体压强与流速之间的关系》教学案例一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《流体压强与流速之间的关系》教学案例二第46-49页
    5.3 实践调查第49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《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》演示实验的调查与分析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《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》演示实验课堂观察情况及分析第50-54页
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54-56页
参考文献第56-60页
附录第60-64页
致谢第64-66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6页

论文共6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初中物理导学案中的问题及编写方法研究
下一篇:高中语文教材爱情教育及教学探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