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及其治理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绪论 | 第11-17页 |
一、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(一)研究背景 | 第11页 |
(二)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二、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2-15页 |
(一)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2-13页 |
(二)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3-15页 |
三、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| 第15页 |
(一)研究思路 | 第15页 |
(二)研究方法 | 第15页 |
四、研究的创新点 | 第15-17页 |
第一章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| 第17-32页 |
一、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 | 第17-22页 |
(一)同心圆模型 | 第17-18页 |
(二) 金字塔模型 | 第18-21页 |
(三) IC模型 | 第21页 |
(四)“3+2”模型 | 第21-22页 |
二、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理论 | 第22-27页 |
(一)企业社会契约理论 | 第22-24页 |
(二)企业利益相关者理论 | 第24-26页 |
(三)企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| 第26-27页 |
三、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 | 第27-32页 |
(一)经济责任 | 第28页 |
(二)政治责任 | 第28-29页 |
(三)法律责任 | 第29页 |
(四)道德责任 | 第29-30页 |
(五)慈善责任 | 第30页 |
(六)生态责任 | 第30-32页 |
第二章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 | 第32-42页 |
一、我国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况 | 第32-34页 |
二、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表现 | 第34-38页 |
(一)片面追求短期经济利益 | 第34-35页 |
(二)忽视对企业员工权益的保护 | 第35页 |
(三)产品质量安全与服务不到位 | 第35-36页 |
(四)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不够 | 第36-37页 |
(五)慈善与公益事业责任淡薄 | 第37页 |
(六)企业信息披露不够彻底 | 第37-38页 |
三、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 | 第38-42页 |
(一)立法不健全 | 第38-39页 |
(二)政府监管不力 | 第39-40页 |
(三)社会诚信和监督缺乏 | 第40页 |
(四)企业社会责任意识较弱 | 第40-42页 |
第三章 治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对策 | 第42-64页 |
一、治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| 第42-49页 |
(一)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| 第42-43页 |
(二)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需要 | 第43-45页 |
(三)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需要 | 第45-46页 |
(四)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| 第46-48页 |
(五)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需要 | 第48-49页 |
二、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主要内容 | 第49-59页 |
(一)全面履行经济责任 | 第49-50页 |
(二)自觉履行政治责任 | 第50-52页 |
(三)严格履行法律责任 | 第52-54页 |
(四)大力履行道德责任 | 第54-55页 |
(五)积极履行慈善责任 | 第55-57页 |
(六)忠实履行生态责任 | 第57-59页 |
三、治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主要途径 | 第59-64页 |
(一)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立法 | 第59-60页 |
(二)充分发挥政府监管作用 | 第60-61页 |
(三)形成有力的社会监督 | 第61-62页 |
(四) 努力塑造先进企业文化 | 第62-64页 |
结语 | 第64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70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