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--机器人技术论文--机器人论文

三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研究与实验平台开发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1 文献综述第8-17页
    1.1 并联机构的历史发展与应用概况第8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并联机构的历史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并联机构的分类与发展第9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并联机器人的特点与应用第12-13页
    1.2 少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介绍第13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0 三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现状简介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delta机器人的研究成果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delta机器人的发展趋势第16-17页
2 三自由度并联机器人运动学数学建模第17-30页
    2.1 三自由度并联机器人运动学介绍第17页
    2.2 三自由度并联机器人模型简化第17-19页
    2.3 三自由度并联机器人逆向运动学建模(IK)第19-25页
    2.4 三自由度并联机器人正向运动学建模(FK)第25-29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29-30页
3 三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动力学分析第30-41页
    3.1 动力学方法研究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机械动力学介绍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动力学建模方法第30-32页
    3.2 并联机器人的动力学建模方法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Lagrange 函数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Eulerlagrange方程第33-35页
    3.3 三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逆向动力学建模第35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三自由度并联机器人逆向动力学模型介绍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三自由度并联机器人逆向动力数学建模第37-40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40-41页
4 三自由度并联机器人仿真第41-66页
    4.1 软件介绍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MATLAB介绍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proE软件介绍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adams软件介绍第42页
    4.2 MATLAB工作空间的仿真与分析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工作空间MATLAB仿真程序开发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MATLAB实例仿真分析第43-45页
    4.3 proE三维实体建模第45-48页
    4.4 并联机器人动力学仿真分析第48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ADAMS软件仿真环境设置与一般步骤第48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三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adams仿真设置第52-64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64-66页
5 三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研发第66-81页
    5.1 研发工具第66-6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AVR单片机第6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GCC AVR+AVR Studio联合开发环境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Delphi第68页
    5.2 实验平台系统第68-7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机械系统的组成第6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电气系统结构第69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软件系统架构第71-74页
    5.3 平台系统实验与分析第74-8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0 坐标规划与实验对比分析第75-7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角度采集与轨迹再现第76-7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软件仿真与实验对比分析第78-80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80-81页
6 全文工作总结及展望第81-83页
    6.1 工作总结第81-82页
    6.2 工作展望第82-83页
参考文献第83-88页
在学研究成果第88-89页
致谢第89页

论文共8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Powerlink的热网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
下一篇:移动救援机器人远程监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