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师范教育论文--教学理论、教学法论文

我国特教教师教育“分向专业化”课程模式探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第一章 导论第9-17页
    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第9-1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 问题的提出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 研究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第二节 文献综述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 特殊教育研究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 关于特教教师教育的研究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 关于教师教育的课程模式的研究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 关于特教教师教育课程模式的研究第14-15页
    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 文献研究法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 比较研究法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 访谈法第15页
    第四节 概念界定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 特教教师教育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 “分向专业化”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 课程模式第16-17页
第二章 特殊教育与特教教师专业化发展第17-32页
    第一节 特殊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第17-2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 国外特殊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 中国特殊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第19-22页
    第二节 我国特殊教育的现状第22-2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 我国特殊教育情况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 我国特教师资现状第24-29页
    第三节 特殊教育教师的“分向专业化”发展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 未来特殊教育的趋势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 特教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 分向专业化第30-32页
第三章 我国特殊教育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分析第32-45页
    第一节 我国特殊教育学专业的现状第32-33页
    第二节 各校特殊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第33-3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 高校该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第33-3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 课程设置的差异第38-39页
    第三节 我国特教教师教育“分向专业化”课程模式设想第39-4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 课程开发模式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 模式的特点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 课程的特点第42-45页
第四章 我国特教教师教育“分向专业化” 课程模式构建第45-60页
    第一节 “分向专业化”的课程目标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 知识与技能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 过程与方法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 情感、态度与价值观第47页
    第二节 “分向专业化”课程模式第47-5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 通识教育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 专业教育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 教育实践第50-51页
    第三节 “分向专业化”课程模块设置第51-5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 增加心理学的相关课程数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 增加医学的相关课程数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 社会学的相关课程不能少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 必须加入艺术类的课程第54页
    第四节 “分向专业化”模式的课程计划表第54-6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 课程计划表第54-5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 课程设置的特点第57-60页
结语第60-62页
参考文献第62-64页
附录第64-85页
    附录 A 访谈材料第64-67页
    附录 B 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专业课程设置第67-70页
    附录 C 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本科培养方案第70-75页
    附录 D 华中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第75-82页
    附录 E 云南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第82-85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85-86页
致谢第86页

论文共8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高职院校兼职教师教学能力调查研究--以宁波地区为例
下一篇:协同创新视阈下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师教育联盟运行机制构建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