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绪论 | 第7-12页 |
0.1 选题的缘由 | 第7页 |
0.2 反义语素合成词研究概述 | 第7-11页 |
0.2.1 反义语素合成词研究现状 | 第7-10页 |
0.2.2 反义语素合成词教学策略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0.2.3 前人研究中有待完善之处 | 第11页 |
0.3 语料来源 | 第11-12页 |
第1章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反义语素合成词提取 | 第12-20页 |
1.1 反义语素合成词统计 | 第12-14页 |
1.1.1 反义语素合成词的界定标准 | 第12-13页 |
1.1.2 考察范围 | 第13-14页 |
1.2 语料分析 | 第14-16页 |
1.3 反义语素合成词分级 | 第16-19页 |
1.4 小结 | 第19-20页 |
第2章 反义语素合成词构词语素组合考察 | 第20-27页 |
2.1. 反义语素的意义组合类型 | 第20-22页 |
2.1.1 极性反义 | 第20-21页 |
2.1.2 互补反义 | 第21页 |
2.1.3 反向反义 | 第21-22页 |
2.1.4 假性反义 | 第22页 |
2.2 反义语素的语法性质分类 | 第22-27页 |
2.2.1 反义语素合成词内部前后两个语素间的词性关系 | 第22-23页 |
2.2.2 反义语素合成词与其构成语素的词性关系 | 第23-27页 |
第3章 反义语素合成词词义和语序的考察 | 第27-38页 |
3.1 反义语素合成词的词义构成 | 第27-32页 |
3.1.1 直推型 | 第27-29页 |
3.1.2 扩展型 | 第29-30页 |
3.1.3 特殊类型 | 第30-32页 |
3.2 反义语素合成词的语素次序及制约因素 | 第32-38页 |
3.2.1 调序 | 第32-34页 |
3.2.2 义序 | 第34-36页 |
3.2.3 影响词序的制约因素 | 第36-38页 |
第4章 反义语素合成词与对外汉语教学 | 第38-44页 |
4.1 反义语素合成词的教学现状 | 第38-39页 |
4.2 反义语素合成词学习的难点分析 | 第39-41页 |
4.3 教学建议 | 第41-44页 |
结语 | 第44-45页 |
附录 | 第45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8页 |
致谢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