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铁路运输论文--特种铁路论文--地下铁路论文

地裂缝场地地铁隧道的安全避让距离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20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、目的及意义第9-11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地裂缝成因机理研究现状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地裂缝成因机理研究现状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地铁隧道穿越地裂缝场地问题的研究现状第16-18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8-20页
第二章 西安地铁三号线穿越地裂缝场地的基本特征第20-28页
    2.1 西安地裂缝的基本特征第20页
    2.2 地铁三号线穿越地裂缝场地基本特征第20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地裂缝基本特征及分布规律第20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地裂缝对地铁三号线的影响程度分级第26-28页
第三章 地裂缝作用下地铁隧道位于上盘时的性状研究第28-69页
    3.1 模型试验的相似理论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相似三定理第28-30页
    3.2 地铁隧道位于上盘时性状的物理模型试验第30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试验目的与任务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结构模型制作与加工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试验系统与加载方式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量测内容与数据采集系统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试验结果分析第36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试验结论第44页
    3.3 地裂缝作用下地铁隧道位于上盘时性状的有限元数值模拟第44-6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地质概况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数值模型建立及参数选取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隧道位于上盘的模拟计算结果分析第48-67页
    3.4 小结第67-69页
第四章 地裂缝作用下地铁隧道位于下盘时的性状研究第69-84页
    4.1 有限元数值模型的建立第69页
    4.2 模拟计算工况第69-70页
    4.3 计算结果分析第70-82页
    4.4 小结第82-84页
第五章 地裂缝场地地铁隧道安全避让距离确定第84-88页
    5.1 基于现行规程的避让距离第84-85页
    5.2 基于数值模拟和大型模型试验的安全避让距离第85-88页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88-90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88-89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89-90页
参考文献第90-96页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96-97页
致谢第97页

论文共9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单侧计轴传感器电磁系统的分析与研究
下一篇:城市轨道交通环线客流路由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