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悲伤”类汉语成语研究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目录 | 第5-7页 |
绪论 | 第7-16页 |
0.1 研究对象 | 第7页 |
0.2 选题依据 | 第7-8页 |
0.3 研究方法 | 第8页 |
0.3.1 统计法 | 第8页 |
0.3.2 定性定量分析法 | 第8页 |
0.4 研究意义 | 第8页 |
0.5 研究现状 | 第8-16页 |
0.5.1 与成语意义类别有关的研究 | 第9-10页 |
0.5.2 与成语的文化有关的研究 | 第10-11页 |
0.5.3 专书的成语的研究 | 第11-12页 |
0.5.4 与成语结构有关的研究 | 第12页 |
0.5.5 与成语旳构成成素有关旳研究 | 第12-16页 |
第一章 “悲伤”类汉语成语的语音分析 | 第16-24页 |
1.1 声母分析 | 第16-18页 |
1.2 韵母分析 | 第18-21页 |
1.3 声调与平仄 | 第21-24页 |
1.3.1 声调 | 第21页 |
1.3.2 平仄 | 第21-24页 |
第二章 “悲伤”类汉语成语的语法分析 | 第24-33页 |
2.1 “悲伤”类汉语成语的结构分析 | 第24-27页 |
2.1.1 联合结构 | 第24-25页 |
2.1.2 主谓结构 | 第25页 |
2.1.3 偏正结构 | 第25-26页 |
2.1.4 动宾结构 | 第26页 |
2.1.5 述补结构 | 第26页 |
2.1.6 连谓结构 | 第26页 |
2.1.7 兼语结构 | 第26页 |
2.1.8 复句结构 | 第26-27页 |
2.2 “悲伤”类汉语成语的语法功能分析 | 第27-33页 |
2.2.1 联合结构的语法功能分析 | 第27-28页 |
2.2.2 主谓结构的语法功能分析 | 第28-29页 |
2.2.3 偏正结构的语法功能分析 | 第29-30页 |
2.2.4 述补结构的语法功能分析 | 第30-31页 |
2.2.5 连谓结构的语法功能分析 | 第31页 |
2.2.6 动宾结构的语法功能分析 | 第31页 |
2.2.7 兼语结构的语法功能分析 | 第31-32页 |
2.2.8 复句结构的语法功能分析 | 第32-33页 |
第三章 “悲伤”类汉语成语的表义分析 | 第33-40页 |
3.1 “悲伤”类汉语成语的意象选择 | 第33-35页 |
3.1.1 植物 | 第33页 |
3.1.2 动物 | 第33页 |
3.1.3 自然景色 | 第33页 |
3.1.4 身体器官 | 第33-35页 |
3.2 “悲伤”类汉语成语辞格的运用 | 第35-37页 |
3.2.1 比喻 | 第35-36页 |
3.2.2 比拟 | 第36页 |
3.2.3 夸张 | 第36页 |
3.2.4 对比 | 第36-37页 |
3.2.5 摹拟 | 第37页 |
3.3 “悲伤”类汉语成语的语义关系 | 第37-40页 |
3.3.1 并列关系 | 第37页 |
3.3.2 交叉关系 | 第37-38页 |
3.3.3 因果关系 | 第38页 |
3.3.4 承接关系 | 第38页 |
3.3.5 矛盾关系 | 第38-40页 |
结论 | 第40-41页 |
附录 | 第41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9页 |
致谢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