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绪论 | 第11-20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2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12-17页 |
1.2.1 对赌协议的理论研究 | 第12-13页 |
1.2.2 对赌协议的风险研究 | 第13-14页 |
1.2.3 对赌协议的案例研究 | 第14-16页 |
1.2.4 对赌协议的相关法律研究 | 第16页 |
1.2.5 文献评述 | 第16-17页 |
1.3 论文内容与思路框架 | 第17-18页 |
1.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| 第18-20页 |
2 对赌协议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| 第20-25页 |
2.1 对赌协议内容概述 | 第20-21页 |
2.1.1 对赌协议的概念 | 第20页 |
2.1.2 对赌协议的要素 | 第20-21页 |
2.1.3 对赌协议的分类 | 第21页 |
2.2 理论基础 | 第21-23页 |
2.2.1 期权理论 | 第21-22页 |
2.2.2 激励理论 | 第22页 |
2.2.3 信息不对称理论 | 第22页 |
2.2.4 博弈理论 | 第22-23页 |
2.3 并购中对赌协议可能面临的风险 | 第23-25页 |
2.3.1 估值风险 | 第23页 |
2.3.2 业绩目标制定风险 | 第23页 |
2.3.3 补偿不足风险 | 第23-24页 |
2.3.4 管理层行为风险 | 第24-25页 |
3 掌趣科技并购与对赌过程案例介绍 | 第25-37页 |
3.1 并购背景与并购方简介 | 第25-28页 |
3.1.1 并购背景 | 第25-26页 |
3.1.2 并购方——掌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| 第26-27页 |
3.1.3 并购动机 | 第27-28页 |
3.1.4 案例选择原因 | 第28页 |
3.2 并购动网先锋100%股权 | 第28-30页 |
3.2.1 并购动网先锋对赌协议条款 | 第29-30页 |
3.2.2 并购动网先锋对赌协议完成情况 | 第30页 |
3.3 并购玩蟹科技100%股权及上游信息70%股权 | 第30-34页 |
3.3.1 并购玩蟹科技对赌协议条款 | 第30-31页 |
3.3.2 并购玩蟹科技对赌协议完成情况 | 第31-32页 |
3.3.3 并购上游信息70%股权对赌协议条款 | 第32-33页 |
3.3.4 并购上游信息70%股权对赌协议完成情况 | 第33-34页 |
3.4 并购上游信息30%股权 | 第34-37页 |
3.4.1 并购上游信息30%股权对赌协议条款 | 第34-35页 |
3.4.2 并购上游信息30%股权对赌协议完成情况 | 第35-37页 |
4 掌趣科技并购中对赌协议应用的分析 | 第37-54页 |
4.1 对赌协议应用中应对潜在风险的设计分析 | 第37-41页 |
4.1.1 应对估值风险的设计分析 | 第37-38页 |
4.1.2 应对业绩目标制定风险的设计分析 | 第38-40页 |
4.1.3 应对补偿不足风险的设计分析 | 第40-41页 |
4.2 掌趣科技对赌协议应用的差异及原因分析 | 第41-45页 |
4.2.1 业绩承诺对比分析 | 第41-43页 |
4.2.2 奖励对价对比分析 | 第43页 |
4.2.3 补偿方案对比分析 | 第43-45页 |
4.3 掌趣科技对赌协议应用中的优点总结 | 第45-47页 |
4.3.1 对赌初期业绩承诺均超额完成 | 第45-46页 |
4.3.2 对赌协议设计与并购目的相适应 | 第46-47页 |
4.4 掌趣科技对赌协议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| 第47-52页 |
4.4.1 对赌后期业绩承诺下滑 | 第47-48页 |
4.4.2 业绩目标制定不合理 | 第48-50页 |
4.4.3 未对管理层行为进行约束 | 第50-51页 |
4.4.4 相同对赌条款运用到不同企业 | 第51-52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2-54页 |
5 案例分析的结论与启示 | 第54-57页 |
5.1 本案例的结论 | 第54页 |
5.2 本案例的启示 | 第54-57页 |
5.2.1 设置合理业绩承诺及补偿 | 第54-55页 |
5.2.2 对管理层行为进行约束 | 第55页 |
5.2.3 采用重复博弈分阶段对赌并购 | 第55页 |
5.2.4 将盈利能力支付计划应用到对赌方案中 | 第55-57页 |
6 研究不足与展望 | 第57-58页 |
6.1 研究不足 | 第57页 |
6.2 展望 | 第57-58页 |
致谢 | 第58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