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1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9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7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7-19页 |
1.3 本文研究内容 | 第19-21页 |
第二章 高速列车车轮多边形动力学仿真分析模型的建立 | 第21-28页 |
2.1 车辆动力学分析模型 | 第21-23页 |
2.2 轨道模型 | 第23-24页 |
2.3 轮轨动态相互作用 | 第24-25页 |
2.4 车轮多边形化的数学模型 | 第25-27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7-28页 |
第三章 高速列车车轮多边形形成机理探讨和分析 | 第28-46页 |
3.1 车轮不圆顺状态测试 | 第28-31页 |
3.1.1 车轮不圆顺测试现场 | 第28-29页 |
3.1.2 车轮不圆顺测试结果分析 | 第29-31页 |
3.2 现有多边形形成机理分析综述 | 第31-38页 |
3.2.1 铁路车辆车轮多边形形成机理 | 第31-33页 |
3.2.2 汽车轮胎多边形形成机理 | 第33-36页 |
3.2.3 切削振动中切痕形成机理 | 第36-38页 |
3.3 高速列车车轮多边形形成机理探讨 | 第38-44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4-46页 |
第四章 高速列车车轮多边形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| 第46-64页 |
4.1 动力学仿真模型 | 第46页 |
4.2 动力学性能评定标准 | 第46-50页 |
4.2.1 运行安全性评价指标 | 第47-48页 |
4.2.2 运行平稳性评价指标 | 第48-50页 |
4.2.3 运动稳定性分析 | 第50页 |
4.3 动力学响应分析 | 第50-62页 |
4.3.1 运动稳定性 | 第50-52页 |
4.3.2 轮轨动态作用力 | 第52-59页 |
4.3.3 脱轨系数 | 第59页 |
4.3.4 平稳性指标 | 第59-60页 |
4.3.5 车体和构架振动加速度 | 第60-62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62-64页 |
第五章 考虑车轮多边形影响的动力学参数优化 | 第64-73页 |
5.1 20阶不圆对轮轨动态作用的影响 | 第64-65页 |
5.2 动力学参数对轮轨动态作用的影响 | 第65-72页 |
5.2.1 一系垂向减振器刚度和阻尼对轮轨动态作用的影响 | 第65-66页 |
5.2.2 轨下胶垫垂向刚度和阻尼对轮轨动态作用的影响 | 第66-67页 |
5.2.3 轨道谱对轮轨动态作用的影响 | 第67-69页 |
5.2.4 车辆运行速度对轮轨动态作用的影响 | 第69页 |
5.2.5 轴重对轮轨动态作用的影响 | 第69-70页 |
5.2.6 簧下质量对轮轨动态作用的影响 | 第70页 |
5.2.7 车轮滚动圆半径对轮轨动态作用的影响 | 第70-72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72-73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73-75页 |
致谢 | 第75-7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6-81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| 第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