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20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微动基本概念 | 第11-15页 |
1.2.1 微动状态 | 第11-13页 |
1.2.2 微动运行工况 | 第13-14页 |
1.2.3 微动图 | 第14-15页 |
1.3 定量仿真微动磨损的研究现状 | 第15-17页 |
1.3.1 Archard法(Archard equation) | 第15-16页 |
1.3.2 能耗法(the dissipated energy method) | 第16-17页 |
1.4 过盈配合结构的微动损伤的研究现状 | 第17-18页 |
1.5 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| 第18-20页 |
1.5.1 选题意义 | 第18页 |
1.5.2 研究目的 | 第18页 |
1.5.3 研究内容 | 第18-19页 |
1.5.4 技术路线图 | 第19-20页 |
第2章 定量仿真微动磨损的计算模型 | 第20-25页 |
2.1 对磨损模型的修正 | 第20-22页 |
2.1.1 Archard磨损模型的修正 | 第20-21页 |
2.1.2 能耗法磨损模型的修正 | 第21-22页 |
2.2 几何尺寸更新的实现 | 第22-23页 |
2.3 定量仿真微动磨损的计算模型 | 第23-24页 |
2.4 小结 | 第24-25页 |
第3章 圆柱-平面装置微动磨损的定量仿真 | 第25-39页 |
3.1 有限元模型 | 第25-29页 |
3.2 有限元模型的验证 | 第29-31页 |
3.2.1 接触压应力的验证 | 第29-30页 |
3.2.2 次表面应力σ_x和σ_y的验证 | 第30-31页 |
3.3 微动磨损有限元仿真结果 | 第31-37页 |
3.3.1 完全滑移状态 | 第31-33页 |
3.3.2 部分滑移状态 | 第33-37页 |
3.3.3 两种微动磨损状态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分析 | 第37页 |
3.4 小结 | 第37-39页 |
第4章 过盈配合结构的微动磨损及相关参量的仿真分析 | 第39-59页 |
4.1 有限元模型 | 第39-41页 |
4.2 有限元模型的验证 | 第41-42页 |
4.3 过盈配合接触面轮廓的仿真分析结果 | 第42-44页 |
4.4 微动磨损对过盈配合部位应力分布的影响 | 第44-58页 |
4.4.1 循环过程中过盈配合部位的应力分布 | 第44-48页 |
4.4.2 微动磨损对过盈配合面接触参量以及名义弯曲应力的影响 | 第48-58页 |
4.5 小结 | 第58-59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59-60页 |
致谢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5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