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铁路运输论文--电气化铁路论文--接触网论文

基于改进Habedank电弧模型的弓网离线过电压研究

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1章 绪论第11-17页
    1.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电弧模型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列车过分相过电压研究现状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弓网离线过电压研究现状第15页
    1.3 论文的主要内容第15-17页
第2章 弓网离线电弧产生机理及模型建立第17-34页
    2.1 高速铁路弓网接触受流特性第17-18页
    2.2 高速铁路弓网系统受流质量评价标准第18-20页
    2.3 交流电弧理论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电弧定义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弓网离线电弧形成机理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弓网离线电弧动态特性第21-22页
    2.4 电弧模型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电弧的黑盒模型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Cassie电弧模型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Mayr电弧模型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Habedank电弧模型第24-25页
    2.5 弓网电弧数学模型第25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电弧电压修正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电弧耗散功率修正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弓网电弧数学模型参数值确定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5.4 弓网电弧数学模型参数对其伏安特性影响第29-33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33-34页
第3章 高速列车过分相过电压仿真分析第34-56页
    3.1 电分相和自动过分相方式第34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电分相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常用自动过分相方式第35-38页
    3.2 过分相过电压产生机理分析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过分相过电压产生机理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过分相过程中的燃弧现象第39-40页
    3.3 过分相模型及参数计算第40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电分相简化电路模型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模型参数计算第41-46页
    3.4 高速列车过分相暂态过程仿真分析第46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暂态过程一仿真分析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暂态过程二仿真分析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暂态过程三仿真分析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暂态过程四仿真分析第53-55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55-56页
第4章 弓网离线过电压分析第56-65页
    4.1 弓网离线现象产生原因及危害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弓网离线现象产生原因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弓网离线现象危害第58页
    4.2 弓网离线电路模型及参数计算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弓网离线简化电路模型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模型参数计算第59-60页
    4.3 弓网离线过电压仿真分析第60-64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64-65页
结论与展望第65-67页
致谢第67-68页
参考文献第68-72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项目第72页

论文共7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高速列车车轮多边形问题研究
下一篇:基于LabVIEW的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仿真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