场协同理论在热声发动机中的应用研究
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目录 | 第8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8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热声理论的研究进展 | 第11-14页 |
1.2.1 线性热声理论 | 第11-12页 |
1.2.2 非线性热声理论 | 第12页 |
1.2.3 热声网络理论 | 第12-13页 |
1.2.4 格子气理论 | 第13-14页 |
1.2.5 现有热声理论评述 | 第14页 |
1.3 场协同理论的研究进展 | 第14-16页 |
1.4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6-18页 |
第二章 热声发动机场协同模型的建立 | 第18-26页 |
2.1 热声发动机场协同模型的基本理论 | 第18-22页 |
2.1.1 场协同理论 | 第18-19页 |
2.1.2 线性热声理论 | 第19-22页 |
2.2 热声发动机的场协同模型 | 第22-24页 |
2.3 热声发动机场协同模型的应用流程 | 第24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4-26页 |
第三章 温度场和流场与内部声场的协同研究 | 第26-47页 |
3.1 温度场与内部声场的协同研究 | 第26-38页 |
3.1.1 模型概述 | 第26-28页 |
3.1.2 模拟结果分析 | 第28-38页 |
3.2 流场与内部声场的协同研究 | 第38-45页 |
3.2.1 模型概述 | 第39页 |
3.2.2 模拟结果分析 | 第39-45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45-47页 |
第四章 重力场和磁场与内部声场的协同研究 | 第47-57页 |
4.1 重力场与内部声场的协同研究 | 第47-50页 |
4.1.1 模型概述 | 第47-48页 |
4.1.2 模拟结果分析 | 第48-50页 |
4.2 磁场与内部声场的协同研究 | 第50-55页 |
4.2.1 模型概述 | 第50-51页 |
4.2.2 模拟结果分析 | 第51-55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55-57页 |
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| 第57-60页 |
5.1 全文总结 | 第57-59页 |
5.2 工作展望 | 第59页 |
5.3 本文创新点 | 第59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5页 |
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| 第65-66页 |
致谢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