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8-9页 |
ABSTRACT | 第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7页 |
1.1 研究的背景、目的、意义 | 第10-13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1.2 研究目的 | 第11-12页 |
1.1.3 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1.2.1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2.2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1.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| 第15-17页 |
1.3.1 研究思路 | 第15-16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我国高校班级现状和班级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| 第17-25页 |
2.1 高校班级组织建设的现状和问题 | 第17-20页 |
2.2 高校班级运行机制的现状和问题 | 第20-22页 |
2.3 高校班级学生干部制度的现状和问题 | 第22-25页 |
第三章 高校班级三位一体管理模式的建设基础和建设原则 | 第25-29页 |
3.1 高校班级三位一体管理模式的概念 | 第25页 |
3.2 高校班级三位一体管理模式的建设基础 | 第25-26页 |
3.3 高校班级三位一体管理模式的建设原则 | 第26-29页 |
3.3.1 坚持“以人为本”原则 | 第26-27页 |
3.3.2 坚持科学化、系统化原则 | 第27页 |
3.3.3 坚持秉承与创新结合原则 | 第27-29页 |
第四章 高校班级三位一体管理模式的组织建设和运行机制建设 | 第29-38页 |
4.1 组织建设 | 第29-31页 |
4.2 运行机制建设 | 第31-36页 |
4.2.1 党建带动团建机制 | 第31-33页 |
4.2.2 党建带动班委会建设机制 | 第33-34页 |
4.2.3 团支部建设与班委会建设互动机制 | 第34-36页 |
4.3 学校在三位一体班级管理模式建立过程中的作用 | 第36-38页 |
第五章 高校班级三位一体管理模式的建设目标、建设任务及策略 | 第38-48页 |
5.1 预期目标 | 第38-39页 |
5.2 三位一体班级管理模式的建设任务以及建设策略 | 第39-48页 |
5.2.1 中心任务 | 第39页 |
5.2.2 功风建设任务和方法 | 第39-41页 |
5.2.3 班级学风建设任务和方法 | 第41-43页 |
5.2.4 班级文化建设的任务和方法 | 第43-45页 |
5.2.5 学生干部的培养和队伍建设 | 第45-48页 |
结束语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2页 |
致谢 | 第52-53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及录用学术论文 | 第53-54页 |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