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绪论 | 第11-18页 |
一、研究缘起 | 第11-12页 |
二、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2-13页 |
(一) 研究目的 | 第12页 |
(二) 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三、概念界定 | 第13-14页 |
(一) 文言 | 第13页 |
(二) 文言文 | 第13-14页 |
四、文献综述 | 第14-16页 |
五、研究方法 | 第16-18页 |
(一) 观察法 | 第16-17页 |
(二) 访谈法 | 第17页 |
(三) 问卷调查法 | 第17-18页 |
第一章 文言文教学的发展历程及文言文作品的教学价值 | 第18-24页 |
第一节 文言文教学的发展历程 | 第18-20页 |
一、古代的文言文教学 | 第18-19页 |
二、近现代的文言文教学 | 第19-20页 |
三、当代的文言文教学 | 第20页 |
第二节 文言文作品的教学价值 | 第20-24页 |
一、文言文作品对学生的智育价值 | 第21-22页 |
二、文言文作品对学生的德育价值 | 第22页 |
三、文言文作品对学生的美育价值 | 第22-24页 |
第二章 山东省淄博市H中学文言文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 | 第24-36页 |
第一节 H中学基本情况介绍 | 第24页 |
第二节 H中学文言文教学现状的调查概况 | 第24-30页 |
一、学生的文言文学习情况调查 | 第24-29页 |
二、教师的文言文教学情况调查 | 第29-30页 |
第三节 H中学文言文教学现存的问题及归因分析 | 第30-36页 |
一、H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现存问题 | 第30-32页 |
二、对现存问题的归因分析 | 第32-36页 |
第三章 关于改善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的探究 | 第36-43页 |
一、语感教学 | 第36-37页 |
(一) 吟咏诵读 | 第37页 |
(二) 涵泳品味 | 第37页 |
二、对话教学 | 第37-39页 |
(一) 与文本对话 | 第38页 |
(二) 师生对话 | 第38-39页 |
(三) 生生对话 | 第39页 |
三、游戏教学 | 第39-41页 |
(一) 游戏竞赛教学法 | 第39-40页 |
(二) 戏剧表演教学法 | 第40-41页 |
四、审美教学 | 第41-43页 |
(一) 情境教学法 | 第41-42页 |
(二) 形象教学法 | 第42-43页 |
结语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7页 |
附录1 鲁教版6——9年级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篇目 | 第47-49页 |
附录2 山东省淄博市H中学文言文教学现状学生调查问卷 | 第49-51页 |
附录3 山东省淄博市H中学文言文教学现状教师访谈提纲 | 第51-52页 |
谢辞 | 第52-53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