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水路运输论文--各种船舶论文--船舶:按航行状态分论文--潜水船论文

水下直升机的水动力建模及控制算法设计

致谢第4-6页
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页
1. 绪论第11-24页
    1.1 水下潜器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-13页
    1.2 水下直升机第13-14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水下潜器建模工作研究现状第14-21页
    1.4 国内外水下潜器控制器研究现状第21-22页
    1.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第22页
    1.6 本文的研究成果及主要创新点第22-23页
    1.7 本文的章节安排第23-24页
2. 水下直升机的模型建立第24-59页
    2.1 水下直升机的机械结构与控制结构第24-27页
    2.2 水下直升机的静态动力学分析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惯性坐标系与参考坐标系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坐标系之间的相互转换第27-29页
    2.3 水下直升机的水动力学分析第29-4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水下直升机质量计算第30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水下直升机附加质量的计算第35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水下直升机的阻力估算第39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水下直升机的海流复合方法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螺旋桨简化模型第43-47页
    2.4 水下直升机的水动力模型第47-54页
    2.5 水下直升机的模型简化第54-57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节第57-59页
3. 水下直升机的控制算法设计第59-85页
    3.1 控制算法简介第59-6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PID控制算法及其改进算法第59-6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滑模控制方案第62-6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模糊控制第65-67页
    3.2 水下直升机的控制方框图第67-69页
    3.3 水下直升机控制子系统第69-7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水下直升机的垂直子系统第6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水下直升机水平子系统第69-7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水下直升机姿态子系统第71-72页
    3.4 水下直升机的深度控制方案第72-8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隶属度函数第72-7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模糊规则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反模糊化第75-7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PID控制器与其改进方案第79-80页
    3.5 水下直升机的巡航控制方案第80-83页
    3.6 水下直升机的姿态控制方案第83-84页
    3.7 本章小结第84-85页
4. 仿真汇总第85-91页
    4.1 无干扰情形第85-8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某无干扰情形下深度控制实例第85-8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某无干扰情形下巡航控制实例第86页
    4.2 仿真实例第86-9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某有干扰作用下的深度、姿态控制实例第86-8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某有干扰作用下的巡航实例第87-9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某有干扰作用下的综合控制方案第90页
    4.3 本章小节第90-91页
5. 总结与展望第91-95页
    5.1 全文总结第91-9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全文主要研究内容第9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主要结论第91-93页
    5.2 研究展望第93-95页
参考文献第95-100页
附录A 水下直升机的状态空间模型参数第100-102页
附录B 水下直升机的姿态控制方案-具备区域约束型的状态反馈控制器解法第102-108页
附录C 作者简介第108页

论文共10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依托“蓝线空间”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系统构建研究
下一篇:港口经济与腹地经济互动发展研究--以日照港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