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英文摘要 | 第4-5页 |
引言 | 第9-10页 |
1 绪论 | 第10-14页 |
1.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1.1 选题背景 | 第10页 |
1.1.2 选题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国内外绩效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2.1 国外绩效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2.2 国内绩效研究现状 | 第12页 |
1.3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| 第12-14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2-13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2 几种常用绩效管理理论 | 第14-23页 |
2.1 绩效管理 | 第14-15页 |
2.1.1 绩效管理的概念 | 第14页 |
2.1.2 绩效管理流程 | 第14-15页 |
2.2 绩效管理系统 | 第15-18页 |
2.2.1 绩效管理系统的构成 | 第15-16页 |
2.2.2 绩效指标体系 | 第16-17页 |
2.2.3 考评运作体系 | 第17页 |
2.2.4 沟通反馈体系 | 第17-18页 |
2.3 几种常用的绩效管理工具 | 第18-23页 |
2.3.1 关键指标考核 | 第18-20页 |
2.3.2 平衡计分卡 | 第20-22页 |
2.3.3 360度考核 | 第22-23页 |
3 Z公司绩效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| 第23-32页 |
3.1 Z公司基本情况概述 | 第23-25页 |
3.1.1 Z公司情况简介 | 第23-24页 |
3.1.2 关键指标考核 | 第24-25页 |
3.2 Z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| 第25-27页 |
3.3 Z公司绩效考评现状 | 第27-29页 |
3.4 Z公司绩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| 第29-32页 |
4 Z公司KPI绩效考评体系设计 | 第32-45页 |
4.1 Z公司KPI绩效考评体系设计目的、思路及原则 | 第32-33页 |
4.1.1 设计目的 | 第32页 |
4.1.2 设计思路 | 第32页 |
4.1.3 设计原则 | 第32-33页 |
4.2 KPI指标体系设计的准备工作 | 第33-38页 |
4.2.1 组织机构再设计 | 第33-34页 |
4.2.2 开展员工满意度调查 | 第34页 |
4.2.3 管理人员座谈与绩效考评调查问卷 | 第34-35页 |
4.2.4 企业战略目标的再确定 | 第35页 |
4.2.5 建立完善各部门职责 | 第35页 |
4.2.6 完善各岗位职务说明书 | 第35页 |
4.2.7 绩效考评宣传与动员 | 第35-36页 |
4.2.8 绩效考评机构设置 | 第36页 |
4.2.9 Z公司绩效考评战略规划制定 | 第36-38页 |
4.3 以KPI为核心考评体系设计 | 第38-45页 |
4.3.1 KPI分解方法 | 第38-39页 |
4.3.2 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问题的解决 | 第39页 |
4.3.3 Z公司企业级KPI的确定 | 第39-42页 |
4.3.4 Z公司企业级KPI的确定 | 第42页 |
4.3.5 Z公司各岗位KPI确定 | 第42-43页 |
4.3.6 Z公司KPI权重确定 | 第43-45页 |
5 Z公司绩效考评体系实施与评估 | 第45-54页 |
5.1 公司绩效考评程序确定 | 第45-46页 |
5.2 公司考评体系实施 | 第46-47页 |
5.2.1 绩效考评范围确定 | 第46页 |
5.2.2 绩效考评周期确定 | 第46页 |
5.2.3 绩效考评方式确定 | 第46页 |
5.2.4 绩效评分标准确定 | 第46-47页 |
5.3 绩效沟通与反馈 | 第47-48页 |
5.4 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与管理 | 第48-49页 |
5.5 Z公司绩效考评支持应用体系建设与完善 | 第49-52页 |
5.5.1 Z公司薪酬福利体系 | 第50-51页 |
5.5.2 战略性培训体系建立 | 第51页 |
5.5.3 构建绩效激励模式 | 第51页 |
5.5.4 企业文化建设 | 第51-52页 |
5.6 新体系对Z公司的贡献 | 第52-54页 |
结论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7页 |
致谢 | 第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