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种具有可变系统的汽油机动力学仿真研究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6页 |
1.1 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8-9页 |
1.2 VCR&VVT 技术的优点及发展现状 | 第9-15页 |
1.2.1 VCR&VVT 技术优点 | 第9-10页 |
1.2.2 VCR 技术发展现状 | 第10-13页 |
1.2.3 可变气门技术的发展现状 | 第13-15页 |
1.3 本文的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及仿真技术 | 第16-24页 |
2.1 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 | 第16-18页 |
2.1.1 多刚体系统动力学 | 第16-17页 |
2.1.2 多柔体系统动力学 | 第17-18页 |
2.2 多体系统仿真技术 | 第18-23页 |
2.2.1 虚拟样机技术―ADAMS | 第19-20页 |
2.2.2 ADAMS 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 | 第20-22页 |
2.2.3 ADAMS 多柔体系统动力学理论 | 第22-23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23-24页 |
第三章 可变压缩比机构的设计与建模分析 | 第24-35页 |
3.1 VCR 机构设计 | 第24-27页 |
3.1.1 VCR 机构原理与特点 | 第24-25页 |
3.1.2 VCR 机构的应用设计 | 第25-27页 |
3.2 动力学建模与分析 | 第27-28页 |
3.3 发动机的平衡 | 第28-33页 |
3.3.1 原机平衡 | 第28-31页 |
3.3.2 新机平衡 | 第31-33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3-35页 |
第四章 齿轮承载能力校核 | 第35-47页 |
4.1 经典方法计算 | 第36-41页 |
4.1.1 外啮合变位圆柱直齿轮的几何参数 | 第36-37页 |
4.1.2 分度圆切向力 | 第37-39页 |
4.1.3 齿面接触应力校核 | 第39-40页 |
4.1.4 齿根弯曲应力校核 | 第40-41页 |
4.2 有限元方法 | 第41-46页 |
4.2.1 齿轮接触应力和弯曲应力有限元分析方法 | 第42-43页 |
4.2.2 齿轮的三维实体建立 | 第43页 |
4.2.3 最大齿面接触应力的有限元计算 | 第43-45页 |
4.2.4 最大齿根弯曲应力的有限元计算 | 第45-46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五章 可变配气机构设计及建模分析 | 第47-55页 |
5.1 VVT 机构设计 | 第47-48页 |
5.1.1 VVT 机构的原理 | 第47页 |
5.1.2 凸轮轴结构的改进 | 第47-48页 |
5.2 动力学建模与分析 | 第48-54页 |
5.2.1 气门升程特性 | 第49-50页 |
5.2.2 气门速度特性 | 第50-51页 |
5.2.3 气门加速度特性 | 第51页 |
5.2.4 气门落座力特性 | 第51-52页 |
5.2.5 凸轮表面接触应力 | 第52-53页 |
5.2.6 K 系数、弹簧裕度、最大加速度变化率 | 第53-54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第六章 配气机构凸轮型线优化设计及柔性体分析 | 第55-68页 |
6.1 凸轮型线设计方法 | 第55-57页 |
6.2 凸轮型线优化设计 | 第57-63页 |
6.2.1 函数拟合 | 第57-60页 |
6.2.2 优化过程 | 第60页 |
6.2.3 优化后动力学分析结果 | 第60-63页 |
6.3 柔性体分析 | 第63-67页 |
6.4 本章小结 | 第67-68页 |
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8-70页 |
7.1 全文总结 | 第68-69页 |
7.2 工作展望 | 第69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3页 |
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| 第73-74页 |
致谢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