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7-9页 |
| Abstract | 第9-10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1页 |
| 一、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| 二、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2-13页 |
| (一)研究目的 | 第12页 |
| (二)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| 三、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8页 |
| (一)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| (二)地理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 | 第15-17页 |
| (三)地理教学评价的研究现状 | 第17-18页 |
| 四、研究内容 | 第18-19页 |
| 五、研究方法、技术路线、创新之处 | 第19-21页 |
| (一)研究方法 | 第19-20页 |
| (二)技术路线 | 第20页 |
| (三)创新之处 | 第20-21页 |
|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| 第21-27页 |
| 一、地理核心素养的基本概念 | 第21-23页 |
| (一)人地观念 | 第21-22页 |
| (二)综合思维 | 第22页 |
| (三)区域认知 | 第22-23页 |
| (四)地理实践力 | 第23页 |
| 二、地理教学评价的理论基础 | 第23-27页 |
| (一)多元智能理论与教学评价 | 第23-24页 |
| (二)建构主义思想与教学评价 | 第24-25页 |
| (三)后现代主义与教学评价 | 第25-27页 |
| 第三章 地理核心素养下中学地理教学评价的内容、目标与原则 | 第27-32页 |
| 一、地理核心素养下中学地理教学评价的内容 | 第27-29页 |
| (一)人地观念 | 第27页 |
| (二)综合思维 | 第27-28页 |
| (三)区域认知 | 第28页 |
| (四)地理实践力 | 第28-29页 |
| 二、地理核心素养下中学地理教学评价的目标 | 第29-30页 |
| (一)达到目标 | 第29页 |
| (二)提高目标 | 第29-30页 |
| (三)体验目标 | 第30页 |
| 三、地理核心素养下中学地理教学评价的原则 | 第30-32页 |
| (一)科学性原则 | 第30页 |
| (二)过程性原则 | 第30-31页 |
| (三)多元性原则 | 第31页 |
| (四)层次性原则 | 第31页 |
| (五)发展性原则 | 第31-32页 |
| 第四章 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价策略 | 第32-51页 |
| 一、在开放性理念下进行地理核心素养评价 | 第32-35页 |
| (一)开放性理念的理论依据 | 第32页 |
| (二)具体策略 | 第32-33页 |
| (三)策略应用的案例分析 | 第33-35页 |
| 二、地理核心素养下的评价指标设计 | 第35-37页 |
| (一)设计依据 | 第35页 |
| (二)参考评价指标及标准 | 第35-37页 |
| (三)评价指标与标准的使用建议 | 第37页 |
| 三、针对地理核心素养做整体性评价 | 第37-41页 |
| (一)在特定的地理任务中全面评价四个地理核心素养 | 第37-39页 |
| (二)运用李克特量表进行地理核心素养的全过程评价 | 第39-41页 |
| 四、针对某一地理核心素养做专项评价 | 第41-46页 |
| (一)人地观念为例的专项评价 | 第41-42页 |
| (二)地理实践力为例的专项评价 | 第42-46页 |
| 五、采用多种途径和主体多元的方式评价地理核心素养 | 第46-51页 |
| (一)游学评价 | 第47-48页 |
| (二)地理调查评价 | 第48-49页 |
| (三)开放性作业评价 | 第49-51页 |
| 结论 | 第51-5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2-55页 |
| 攻读硕士学期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5-57页 |
| 致谢 | 第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