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兴通讯股权激励问题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4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9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0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2.3 国内外研究评述 | 第11-12页 |
1.3 主要研究内容、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| 第12-14页 |
1.3.1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2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1.3.3 创新点 | 第13-14页 |
第2章 股权激励概述 | 第14-18页 |
2.1 股权激励 | 第14-15页 |
2.1.1 股权激励的含义 | 第14页 |
2.1.2 股权激励的模式 | 第14-15页 |
2.2 股权激励相关理论 | 第15-18页 |
2.2.1 公司治理理论 | 第15页 |
2.2.2 委托代理理论 | 第15-16页 |
2.2.3 人力资本理论 | 第16-17页 |
2.2.4 双因素理论 | 第17-18页 |
第3章 中兴通讯股权激励方案实施现状 | 第18-24页 |
3.1 中兴通讯简介 | 第18页 |
3.2 中兴通讯股权激励方案概述 | 第18-24页 |
3.2.1 三期股权激励方案介绍 | 第18-21页 |
3.2.2 三期股权激励方案实施情况 | 第21-24页 |
第4章 中兴通讯股权激励实施效果分析 | 第24-34页 |
4.1 股权激励对财务绩效的影响 | 第24-31页 |
4.1.1 偿债能力 | 第24-26页 |
4.1.2 营运能力 | 第26-28页 |
4.1.3 盈利能力 | 第28-30页 |
4.1.4 发展能力 | 第30-31页 |
4.2 人员流动分析 | 第31-34页 |
第5章 中兴通讯股权激励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| 第34-39页 |
5.1 中兴通讯股权激励存在的问题 | 第34-36页 |
5.1.1 公司治理环境仍有待改进 | 第34页 |
5.1.2 业绩考核指标设定过于简单 | 第34-35页 |
5.1.3 约束期太短 | 第35页 |
5.1.4 授予价格设定过低 | 第35-36页 |
5.1.5 激励对象数量和范围安排不合理 | 第36页 |
5.2 中兴通讯股权激励方案的改进建议 | 第36-39页 |
5.2.1 改进公司的治理环境 | 第36-37页 |
5.2.2 制定科学合理的业绩考核指标 | 第37页 |
5.2.3 有效延长激励期限 | 第37-38页 |
5.2.4 合理设置行权价格 | 第38页 |
5.2.5 合理设定激励数量和范围 | 第38-39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39-40页 |
6.1 结论 | 第39页 |
6.2 展望 | 第39-40页 |
致谢 | 第40-4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1-44页 |
作者简介 | 第44-45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| 第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