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7-23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7-18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18-19页 |
1.2.1 理论意义 | 第18-19页 |
1.2.2 实践意义 | 第19页 |
1.3 研究内容、方法和论文结构 | 第19-23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9-20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20-21页 |
1.3.3 论文结构 | 第21-23页 |
第二章 品牌战略研究综述 | 第23-47页 |
2.1 品牌概念综述 | 第23-27页 |
2.1.1 品牌符号说 | 第24页 |
2.1.2 品牌关系说 | 第24-25页 |
2.1.3 品牌承诺说 | 第25页 |
2.1.4 品牌媒介说 | 第25-26页 |
2.1.5 品牌价值说 | 第26页 |
2.1.6 品牌综合说 | 第26-27页 |
2.2 品牌战略概念综述 | 第27-29页 |
2.2.1 战略 | 第27-29页 |
2.2.2 品牌战略 | 第29页 |
2.3 品牌战略理论综述 | 第29-35页 |
2.3.1 品牌形象理论 | 第30页 |
2.3.2 品牌个性理论 | 第30-31页 |
2.3.3 品牌定位理论 | 第31页 |
2.3.4 品牌管理理论 | 第31-32页 |
2.3.5 品牌资产理论 | 第32-33页 |
2.3.6 品牌管理角色理论 | 第33页 |
2.3.7 战略品牌管理理论 | 第33-34页 |
2.3.8 品牌阶段战略理论 | 第34-35页 |
2.4 品牌战略模型综述 | 第35-41页 |
2.4.1 品牌产品矩阵 | 第35-36页 |
2.4.2 品牌层级 | 第36-38页 |
2.4.3 品牌构架 | 第38-39页 |
2.4.4 国际品牌构架 | 第39-41页 |
2.5 品牌战略研究现状评价 | 第41-43页 |
2.5.1 品牌概念的评价 | 第41-42页 |
2.5.2 品牌战略研究评价 | 第42-43页 |
2.6 品牌战略研究现状思考与启示 | 第43-45页 |
2.6.1 基于消费者的品牌理论是否可以成为品牌战略的理论基础? | 第43-44页 |
2.6.2 品牌战略模型就是品牌模式选择问题? | 第44页 |
2.6.3 品牌战略评价标准应该是什么? | 第44-45页 |
2.6.4 “正确但没用”品牌战略有没有用? | 第45页 |
2.7 本章小结 | 第45-47页 |
第三章 非对称信息下企业品牌战略决策理论框架 | 第47-71页 |
3.1 基本概念界定 | 第47-53页 |
3.1.1 品牌概念界定 | 第47-49页 |
3.1.2 品牌战略概念界定 | 第49-53页 |
3.2 非对称信息下品牌战略决策理论基础 | 第53-57页 |
3.2.1 信息经济学 | 第53-55页 |
3.2.2 信息非对称理论 | 第55-57页 |
3.3 非对称信息下品牌战略决策分析工具 | 第57-62页 |
3.3.1 博弈论概述 | 第57-60页 |
3.3.2 博弈论在品牌研究中的应用 | 第60-62页 |
3.4 研究的基本假设 | 第62-68页 |
3.4.1 环境不确定及信息非对称 | 第62-63页 |
3.4.2 消费者贝叶斯理性 | 第63-64页 |
3.4.3 信息成本存在 | 第64-65页 |
3.4.4 产品差别存在 | 第65-67页 |
3.4.5 产品质量不确定 | 第67-68页 |
3.5 分析框架 | 第68-70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70-71页 |
第四章 非对称信息下企业品牌战略决策前提分析 | 第71-92页 |
4.1 品牌战略意义概述 | 第71-76页 |
4.1.1 品牌对于消费者的意义 | 第71-73页 |
4.1.2 品牌对于企业的意义 | 第73-76页 |
4.2 研究基础 | 第76-79页 |
4.2.1 模型简介 | 第76-78页 |
4.2.2 均衡定义 | 第78页 |
4.2.3 均衡比较标准 | 第78-79页 |
4.3 单一价格下的逆向选择 | 第79-83页 |
4.3.1 模型框架 | 第79-80页 |
4.3.2 产品质量为离散变量的模型 | 第80-81页 |
4.3.3 产品质量为连续变量的模型 | 第81-83页 |
4.4 二元价格下的逆向选择 | 第83-86页 |
4.4.1 模型框架 | 第84-85页 |
4.4.2 均衡分析 | 第85-86页 |
4.5 均衡比较 | 第86-91页 |
4.5.1 市场部分成功的混同均衡 | 第87页 |
4.5.2 市场完全成功的分离均衡 | 第87-88页 |
4.5.3 市场完全失败的混同均衡 | 第88-89页 |
4.5.4 市场接近失败的混合策略均衡 | 第89-91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91-92页 |
第五章 非对称信息下企业品牌战略方向决策分析 | 第92-110页 |
5.1 研究基础 | 第92-95页 |
5.1.1 模型简介 | 第92-94页 |
5.1.2 均衡定义 | 第94-95页 |
5.1.3 模型应用概述 | 第95页 |
5.2 品牌的信号机制 | 第95-99页 |
5.2.1 无品牌信号的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效用 | 第96页 |
5.2.2 有品牌信号的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效用 | 第96-97页 |
5.2.3 品牌信号机制存在和作用条件 | 第97-99页 |
5.3 企业品牌战略方向决策 | 第99-108页 |
5.3.1 模型框架 | 第99-100页 |
5.3.2 均衡分析 | 第100-107页 |
5.3.3 不同条件下企业品牌战略方向决策 | 第107-108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108-110页 |
第六章 非对称信息下企业品牌战略目标决策分析 | 第110-130页 |
6.1 完全信息下企业品牌战略目标均衡分析 | 第110-115页 |
6.1.1 模型框架 | 第110-111页 |
6.1.2 完全信息下的企业品牌战略目标均衡 | 第111-115页 |
6.2 非对称信息下企业品牌战略目标均衡分析 | 第115-128页 |
6.2.1 不同类型企业不同品牌战略目标的分离均衡 | 第115-119页 |
6.2.2 不同类型企业相同品牌战略目标的混同均衡 | 第119-121页 |
6.2.3 包含混合策略的品牌战略目标的杂合均衡 | 第121-124页 |
6.2.4 不同均衡的存在条件 | 第124-126页 |
6.2.5 不同条件下企业品牌战略目标决策 | 第126-128页 |
6.3 品牌作为其他信息信号的情况 | 第128-129页 |
6.4 本章小结 | 第129-130页 |
第七章 品牌战略决策应用 | 第130-137页 |
7.1 分析品牌内外部环境 | 第130-132页 |
7.1.1 理论回顾 | 第130-131页 |
7.1.2 应用举例 | 第131-132页 |
7.2 选择品牌战略方向 | 第132-134页 |
7.2.1 理论回顾 | 第132-133页 |
7.2.2 应用举例 | 第133-134页 |
7.3 确定品牌战略目标 | 第134-136页 |
7.3.1 理论回顾 | 第134页 |
7.3.2 应用举例 | 第134-136页 |
7.4 本章小节 | 第136-137页 |
第八章 结论和展望 | 第137-143页 |
8.1 主要结论 | 第137-139页 |
8.1.1 非对称信息下企业品牌战略前提条件 | 第137页 |
8.1.2 非对称信息下品牌机制作用条件 | 第137-138页 |
8.1.3 非对称信息下企业品牌战略方向决策条件 | 第138页 |
8.1.4 非对称信息下企业品牌战略目标决策条件 | 第138-139页 |
8.2 创新点 | 第139-141页 |
8.2.1 选题与观点的创新 | 第139页 |
8.2.2 理论与方法的创新 | 第139-140页 |
8.2.3 结论与实务的创新 | 第140-141页 |
8.3 局限性与展望 | 第141-1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43-152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| 第152-153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| 第153-154页 |
致谢 | 第154-1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