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21页 |
1.1 微生物油脂概况 | 第11-15页 |
1.1.1 微生物油脂 | 第11页 |
1.1.2 花生四烯酸 | 第11-13页 |
1.1.3 国内外生产现状 | 第13-15页 |
1.2 奶茶饮料概述 | 第15-18页 |
1.2.1 奶茶饮料营养成分 | 第15-17页 |
1.2.2 奶茶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| 第17-18页 |
1.3 本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和研究内容 | 第18-21页 |
1.3.1 清洁生产 | 第18-19页 |
1.3.2 与本研究的关联意义 | 第19-20页 |
1.3.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| 第20-21页 |
第2章 发酵滤液的营养成分分析 | 第21-26页 |
2.1 材料和设备 | 第21-22页 |
2.1.1 试验材料 | 第21页 |
2.1.2 主要仪器及设备 | 第21-22页 |
2.2 发酵滤液的基础测定 | 第22-25页 |
2.2.1 蛋白质的测定 | 第22页 |
2.2.2 总糖的测定 | 第22-23页 |
2.2.3 花生四烯酸含量的测定 | 第23-25页 |
2.3 分析结果 | 第25-26页 |
第3章 奶茶配方设计 | 第26-37页 |
3.1 材料和设备 | 第26-27页 |
3.1.1 试验材料 | 第26-27页 |
3.1.2 主要仪器及设备 | 第27页 |
3.2 奶茶饮料的试验方案 | 第27-37页 |
3.2.1 工艺流程 | 第28-29页 |
3.2.2 发酵滤液的前处理 | 第29页 |
3.2.3 操作要点 | 第29-30页 |
3.2.4 不同因子的添加作用 | 第30-31页 |
3.2.5 单因素试验确定配方中各因子的最佳配比 | 第31-34页 |
3.2.6 正交试验确定饮料的最佳配方 | 第34-36页 |
3.2.7 结论 | 第36-37页 |
第4章 奶茶饮料的稳定性研究及性状优化 | 第37-44页 |
4.1 材料和设备 | 第37-38页 |
4.1.1 试验材料 | 第37-38页 |
4.1.2 主要仪器及设备 | 第38页 |
4.2 试验设计 | 第38-42页 |
4.2.1 复配稳定剂对稳定系数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4.2.2 复配稳定剂对脂肪上浮的影响 | 第40-41页 |
4.2.3 复配稳定剂对奶茶饮料沉淀率的影响 | 第41-42页 |
4.3 试验结果与讨论 | 第42-44页 |
第5章 微生物油脂发酵滤液奶茶型饮料的工业化生产 | 第44-55页 |
5.1 工业化生产的意义 | 第44页 |
5.2 试验材料及设备 | 第44-45页 |
5.2.1 试验材料 | 第44-45页 |
5.2.2 主要设备 | 第45页 |
5.3 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| 第45-48页 |
5.3.1 CIP清洗系统 | 第45-46页 |
5.3.2 工艺流程(图 5-1) | 第46页 |
5.3.3 操作要点 | 第46-48页 |
5.4 设计试验确定工业化生产最佳工艺条件 | 第48-53页 |
5.4.1 奶茶生产工艺试验 | 第48-51页 |
5.4.2 奶茶生产正交试验设计 | 第51-53页 |
5.5 微生物发酵滤液奶茶型饮料的质量标准 | 第53页 |
5.5.1 感官指标 | 第53页 |
5.5.2 理化指标 | 第53页 |
5.5.3 微生物指标 | 第53页 |
5.6 经济效益分析 | 第53-55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5-57页 |
6.1 结论 | 第55-56页 |
6.1.1 微生物油脂发酵滤液奶茶型饮料的配方设计 | 第55页 |
6.1.2 奶茶饮料的稳定性研究及性状优化 | 第55-56页 |
6.1.3 微生物油脂发酵滤液奶茶型饮料的工业化生产 | 第56页 |
6.1.4 创新之处 | 第56页 |
6.2 展望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0页 |
致谢 | 第60-61页 |
附录 | 第61-64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