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7页 |
1.1 布拉迪酵母 | 第9-11页 |
1.1.2 布拉迪酵母的益生原理 | 第9-10页 |
1.1.3 布拉迪酵母作为益生菌的使用情况与存在的问题 | 第10-11页 |
1.2 微囊化技术 | 第11-15页 |
1.2.1 概述 | 第11页 |
1.2.2 微囊化的壁材 | 第11-14页 |
1.2.3 益生菌微囊化的制备方法 | 第14-15页 |
1.3 布拉迪酵母菌微囊化制备方法的国内外进展 | 第15页 |
1.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| 第15-16页 |
1.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| 第16-17页 |
1.5.1 研究内容 | 第16页 |
1.5.2 技术路线 | 第16-17页 |
第2章 布拉迪酵母菌微胶囊的制备 | 第17-29页 |
2.1 材料与方法 | 第17-21页 |
2.1.1 材料 | 第17页 |
2.1.2 主要仪器与设备 | 第17页 |
2.1.3 培养基及溶液配制 | 第17-18页 |
2.1.4 菌株 | 第18页 |
2.1.5 试验方法 | 第18-20页 |
2.1.5.1 WPI与果胶浓度的确定 | 第18页 |
2.1.5.2 微囊化实验方法 | 第18-20页 |
2.1.5.3 制备参数的确定 | 第20页 |
2.1.6 乳化剂的选择 | 第20页 |
2.1.7 数据统计与处理 | 第20-21页 |
2.2. 结果与分析 | 第21-26页 |
2.2.1 WPI与果胶浓度的选择 | 第21-23页 |
2.2.2 表面活性剂(乳化剂)对包埋率的影响 | 第23页 |
2.2.3 均质过程分散器转数对存活率和包埋率的影响 | 第23-25页 |
2.2.4 喷雾干燥对存活率和包埋率的影响 | 第25-26页 |
2.3 讨论 | 第26-28页 |
2.3.1 乳液稳定性的因素 | 第26-27页 |
2.3.2 均质乳化过程与喷雾干燥对菌活性的影响因素 | 第27页 |
2.3.3 包埋机制的分析 | 第27-28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第3章 微囊化酵母菌的抗逆性特征分析 | 第29-37页 |
3.1 试验材料 | 第29页 |
3.1.1 试验菌株 | 第29页 |
3.1.2 试验仪器与材料 | 第29页 |
3.2 试验方法 | 第29-31页 |
3.2.1 微囊粒径的形态与大小的测定 | 第29-30页 |
3.2.2 微囊对胃酸的耐受力 | 第30页 |
3.2.3 微囊对胆汁盐的耐受力 | 第30页 |
3.2.4 微囊对耐高温的耐受力 | 第30页 |
3.2.5 微囊的储藏稳定性实验 | 第30页 |
3.2.6 数据统计与处理 | 第30-31页 |
3.3 结果与分析 | 第31-35页 |
3.3.1 微囊粒径的形态与大小特征 | 第31-32页 |
3.3.2 对胃酸的耐受力结果分析 | 第32-33页 |
3.3.3 对胆汁盐的耐受力结果分析 | 第33页 |
3.3.4 耐高温的耐受力结果分析 | 第33-34页 |
3.3.5 储藏稳定性结果分析 | 第34-35页 |
3.4 讨论 | 第35-36页 |
3.4.1 胃酸对布拉迪酵母存活率的影响 | 第35页 |
3.4.2 胆汁盐对布拉迪酵母存活率的影响 | 第35页 |
3.4.3 高温对布拉氏酵母菌的影响 | 第35页 |
3.4.4 应用前景分析 | 第35-36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第4章 结论与建议 | 第37-38页 |
4.1 主要结论 | 第37页 |
4.2 创新点 | 第37页 |
4.3 展望 | 第37-3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8-43页 |
致谢 | 第4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