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7页 |
1.1 选题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2 研究目的 | 第12页 |
1.3 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3.1 研究的理论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3.2 研究的实践意义 | 第13页 |
1.4 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| 第13-15页 |
1.4.1 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1.4.2 论文结构 | 第14-15页 |
1.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| 第15页 |
1.5.1 研究方法 | 第15页 |
1.5.2 技术路线 | 第15页 |
1.6 本文的主要工作 | 第15-17页 |
第2章 文献综述 | 第17-31页 |
2.1 品牌 | 第17页 |
2.2 品牌联合概念界定及其模式 | 第17-19页 |
2.3 品牌联合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9-21页 |
2.3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9-20页 |
2.3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20-21页 |
2.4 顾客感知价值的研究综述 | 第21-22页 |
2.4.1 顾客感知价值的涵义 | 第21页 |
2.4.2 顾客感知价值的特征 | 第21-22页 |
2.5 顾客感知价值的相关研究视角 | 第22-23页 |
2.5.1 品牌联合视角的顾客感知价值 | 第22-23页 |
2.5.2 其他视角的顾客感知价值 | 第23页 |
2.5.3 顾客感知价值相关视角的研究小结 | 第23页 |
2.6 顾客忠诚的研究综述 | 第23-26页 |
2.6.1 顾客忠诚的涵义 | 第23-24页 |
2.6.2 Dick和Basu的顾客忠诚矩阵 | 第24-25页 |
2.6.3 Cremler和Brown顾客忠诚的维度划分 | 第25页 |
2.6.4 Oliver顾客忠诚的维度划分 | 第25-26页 |
2.7 顾客忠诚的相关研究视角 | 第26-28页 |
2.7.1 顾客感知价值视角的顾客忠诚 | 第26页 |
2.7.2 顾客满意视角的顾客忠诚 | 第26-27页 |
2.7.3 其他视角的顾客忠诚 | 第27-28页 |
2.7.4 顾客忠诚相关视角的研究小结 | 第28页 |
2.8 研究评述 | 第28-31页 |
第3章 模型构建及研究假设 | 第31-47页 |
3.1 品牌联合下感知价值对顾客忠诚影响模型构建思路 | 第31-32页 |
3.2 品牌联合理论研究的主要线索 | 第32-35页 |
3.2.1 品牌联合效应及其衡量 | 第32-33页 |
3.2.2 品牌联合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33-35页 |
3.3 顾客感知价值模型理论依据 | 第35-38页 |
3.3.1 Philip Kotler的顾客让渡价值模型 | 第35-36页 |
3.3.2 Woodruff的感知价值层次模型 | 第36页 |
3.3.3 Roger和Sheth的维度模型 | 第36-37页 |
3.3.4 Zeithaml的顾客感知价值模型 | 第37-38页 |
3.4 顾客忠诚理论研究的主要线索 | 第38-40页 |
3.5 品牌联合下顾客感知价值对忠诚影响模型构建过程 | 第40-42页 |
3.5.1 品牌联合下的顾客感知价值 | 第40-41页 |
3.5.2 顾客感知价值与忠诚关系的理论依据 | 第41-42页 |
3.5.3 品牌联合下顾客感知价值对忠诚影响的模型 | 第42页 |
3.6 变量设计及定义 | 第42-44页 |
3.7 研究假设 | 第44-47页 |
第4章 背景对象选择与问卷设计及检验 | 第47-55页 |
4.1 背景对象的选择 | 第47-48页 |
4.2 问卷设计 | 第48-50页 |
4.2.1 问卷结构设计 | 第48页 |
4.2.2 问卷内容设计 | 第48-50页 |
4.3 信度分析 | 第50-52页 |
4.3.1 顾客感知价值信度分析 | 第50-51页 |
4.3.2 顾客忠诚信度分析 | 第51-52页 |
4.4 效度分析 | 第52-55页 |
4.4.1 顾客感知价值效度分析 | 第52-53页 |
4.4.2 顾客忠诚效度分析 | 第53-55页 |
第5章 数据处理与分析 | 第55-73页 |
5.1 市场调查与样本收集 | 第55页 |
5.2 描述性统计分析 | 第55-57页 |
5.3 顾客个人背景对感知价值的影响 | 第57-61页 |
5.4 顾客个人背景对忠诚的影响 | 第61-64页 |
5.5 品牌联合下顾客感知价值对忠诚影响的相关分析 | 第64-66页 |
5.6 品牌联合下顾客感知价值对忠诚影响的回归分析 | 第66-68页 |
5.7 假设检验的结果讨论 | 第68-73页 |
5.7.1 假设检验汇总 | 第68-69页 |
5.7.2 结果讨论 | 第69-73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3-77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73页 |
6.2 研究的实践价值 | 第73-74页 |
6.3 研究局限和研究展望 | 第74-77页 |
6.3.1 研究局限 | 第74-75页 |
6.3.2 研究展望 | 第75-77页 |
致谢 | 第77-7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9-85页 |
附录 | 第85页 |
附录1 调查问卷A | 第85-88页 |
附录2 调查问卷B | 第88-91页 |
附件 | 第9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