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--企业经济论文--企业体制论文

控制性股东与代理人控制权相机配置的内在逻辑--基于国美电器和上海家化的案例比较分析

摘要第2-3页
ABSTRACT第3-4页
1 绪论第7-13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第7页
    1.2 研究问题的提出第7-8页
    1.3 研究的意义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理论意义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实际意义第9页
    1.4 研究结构与创新点第9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结构第9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的创新点第12-13页
2 研究综述第13-25页
    2.1 控制权的界定第13-14页
    2.2 控制权配置的界定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控制权的来源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控制权的归属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控制权配置与监督、激励机制的相互制衡第15-16页
    2.3 控制权相机配置及影响因素第16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企业股权结构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社会资本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法律法规与市场监督环境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资本结构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公司资源依赖属性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企业发展环境不确定性程度第23页
    2.4 控制性股东与代理人优势因素分析第23-25页
3 研究设计第25-28页
    3.1 论文研究方法第25-26页
    3.2 案例选取及数据来源第26-28页
4 案例介绍第28-40页
    4.1 国美电器案例背景第28-32页
    4.2 上海家化案例背景第32-37页
    4.3 两案例对比介绍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控制性股东角度异同比较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代理人角度的差异性分析第38-40页
5 案例分析与讨论第40-56页
    5.1 代理人如何在国美电器中胜出?第40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国美电器控制权配置的关键影响因素第40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国美电器——股权资本与社会资本的较量第44-47页
    5.2 代理人如何在上海家化中溃败?第47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上海家化控制权配置的关键影响因素第47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上海家化——股权资本与社会资本的微妙转换第50-52页
    5.3 六大影响因素:决定力量与助推力量第52-54页
    5.4 案例对比分析第54-56页
6 结论与未来研究建议第56-58页
    6.1 研究结论第56-57页
    6.2 研究局限第57-58页
参考文献第58-63页
后记第63-64页

论文共6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独立董事职业背景与投票行为研究--声誉机制的调节作用
下一篇:Management Game环境下GEM公司蓝宝石系列腕表营销战略的制定与实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