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绪论 | 第9-11页 |
一、研究的目的 | 第9-10页 |
二、研究的意义 | 第10页 |
三、研究方法 | 第10页 |
四、研究的创新之处 | 第10-11页 |
第一章 舞阳农民画对于高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意义 | 第11-19页 |
1.1 舞阳农民画的概述 | 第11-17页 |
1.1.1 舞阳农民画的来源和传承 | 第11-12页 |
1.1.2 舞阳农民画的特点 | 第12-17页 |
1.2 舞阳农民画融入高中美术欣赏课的意义 | 第17-19页 |
1.2.1 有利于更好地发展舞阳农民画,弘扬传统文化 | 第18页 |
1.2.2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,提高人文素养 | 第18-19页 |
1.2.3 有利于师生的共同进步和美术课程新资源的开发 | 第19页 |
第二章 舞阳县高中美术欣赏课对当地美术作品利用情况调查 | 第19-23页 |
2.1 学生对美术欣赏课的认识和学习态度 | 第19-20页 |
2.2 学生对舞阳县农民画的认识情况 | 第20-21页 |
2.3 教师对美术欣赏课的课程结构设计 | 第21-22页 |
2.4 加强教师对舞阳县农民画的理解和把握 | 第22-23页 |
第三章 舞阳县农民画应用于高中美术欣赏课的方法探究 | 第23-37页 |
3.1 舞阳县农民画纳入高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目标 | 第23页 |
3.2 舞阳农民画纳入高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内容 | 第23-33页 |
3.2.1“热爱祖国”题材农民画纳入教学的设计 | 第23-26页 |
3.2.2“勤善为本”题材农民画纳入教学的设计 | 第26-30页 |
3.2.3“敬老得福”题材农民画纳入教学的设计 | 第30-33页 |
3.3 运用舞阳农民画融入高中美术欣赏教学的关键 | 第33-37页 |
3.3.1 加强教师教学中对舞阳农民画作品的利用能力 | 第33-34页 |
3.3.2 适当开设高中美术课外课程 | 第34-35页 |
3.3.3 校本课程的开发 | 第35-37页 |
结语 | 第37-3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9-41页 |
附录A | 第41-43页 |
附录B | 第43-45页 |
附录C | 第45-47页 |
致谢 | 第47-49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49-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