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符号对照表 | 第10-11页 |
缩略语对照表 | 第11-1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5-17页 |
1.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5页 |
1.2 嵌入式系统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| 第15-16页 |
1.3 论文的研究工作及结构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系统整体结构及关键技术 | 第17-23页 |
2.1 系统整体结构 | 第17-18页 |
2.1.1 基于以太网的系统 | 第17页 |
2.1.2 基于以太网和CAN总线的系统 | 第17-18页 |
2.2 系统关键技术及介绍 | 第18-23页 |
2.2.1 CAN通信协议 | 第18-19页 |
2.2.2 TCP/IP协议 | 第19-21页 |
2.2.3 套接字 | 第21-23页 |
第三章 硬件平台的搭建 | 第23-33页 |
3.1 硬件整体结构 | 第23-24页 |
3.2 存储模块 | 第24-27页 |
3.2.1 NOR Flash | 第24-25页 |
3.2.2 NAND Flash | 第25-26页 |
3.2.3 SDRAM | 第26-27页 |
3.3 CAN接.电路 | 第27-29页 |
3.3.1 MCP2515简介 | 第27-28页 |
3.3.2 处理器与MCP2515的连接 | 第28-29页 |
3.4 以太网接口电路 | 第29-30页 |
3.4.1 DM9000简介 | 第29页 |
3.4.2 处理器与DM9000的连接 | 第29-30页 |
3.5 USB接口电路 | 第30-33页 |
3.5.1 USB Host接口电路 | 第30页 |
3.5.2 USB Device接口电路 | 第30-33页 |
第四章 底层软件平台的搭建 | 第33-59页 |
4.1 Linux概述 | 第33页 |
4.2 宿主机环境构建 | 第33-35页 |
4.2.1 宿主机的作用及安装 | 第33-34页 |
4.2.2 交叉编译器的安装 | 第34-35页 |
4.3 Bootloader移植 | 第35-37页 |
4.3.1 Bootloader简介 | 第35页 |
4.3.2 Bootloader移植 | 第35-37页 |
4.4 Linux内核移植 | 第37-40页 |
4.4.1 Linux内核简介 | 第37-39页 |
4.4.2 Linux内核移植 | 第39-40页 |
4.5 根文件系统移植 | 第40-45页 |
4.5.1 根文件系统简介 | 第40-42页 |
4.5.2 根文件系统移植 | 第42-45页 |
4.6 Linux设备驱动移植 | 第45-59页 |
4.6.1 设备驱动简介 | 第45-46页 |
4.6.2 NAND Flash驱动移植 | 第46-48页 |
4.6.3 DM9000网卡驱动移植 | 第48-50页 |
4.6.4 CAN控制器MCP2515驱动移植 | 第50-52页 |
4.6.5 ADC驱动移植 | 第52-55页 |
4.6.6 数字量输入模块的驱动移植 | 第55-56页 |
4.6.7 数字量输出模块的驱动移植 | 第56-57页 |
4.6.8 USB摄像头驱动移植 | 第57-59页 |
第五章 应用程序设计 | 第59-65页 |
5.1 总体软件设计 | 第59-63页 |
5.1.1 源码结构 | 第59-60页 |
5.1.2 基于以太网的系统的软件设计 | 第60-62页 |
5.1.3 基于以太网和CAN总线的系统的软件设计 | 第62-63页 |
5.2 各模块的软件设计 | 第63-65页 |
5.2.1 模拟输入模块软件设计 | 第63页 |
5.2.2 数字量输入模块软件设计 | 第63-64页 |
5.2.3 数字量输出模块软件设计 | 第64页 |
5.2.4 USB摄像头软件设计 | 第64-65页 |
第六章 系统功能测试与结果分析 | 第65-69页 |
6.1 模拟输入模块测试 | 第66-67页 |
6.2 数字量输入模块测试 | 第67页 |
6.3 USB摄像头测试 | 第67-69页 |
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9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3页 |
致谢 | 第73-75页 |
作者简介 | 第75-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