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22页 |
1.1 长距离全光纤振动传感系统分类与成网技术 | 第8-13页 |
1.1.1 长距离全光纤振动传感系统分类 | 第8-9页 |
1.1.2 准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系统信号复用及成网技术 | 第9-13页 |
1.2 准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技术研究进展 | 第13-19页 |
1.2.1 国外研究进展 | 第13-16页 |
1.2.2 国内研究进展 | 第16-19页 |
1.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9-22页 |
1.3.1 论文研究意义 | 第19页 |
1.3.2 论文研究内容 | 第19页 |
1.3.3 论文组织结构 | 第19-22页 |
第二章 功/时分复用区域型光纤振动传感系统方案 | 第22-44页 |
2.1 基于Sagnac全光纤干涉仪的振动传感器机理 | 第22-31页 |
2.1.1 振动传感机理 | 第22-28页 |
2.1.2 传感器性能分析 | 第28-31页 |
2.2 功/时分复用区域型光纤振动传感系统机理与方案 | 第31-36页 |
2.2.1 功/时分复用区域型光纤振动传感系统结构 | 第31-33页 |
2.2.2 各模块技术方案 | 第33-36页 |
2.3 关键元部件对功/时分复用区域型光纤振动传感系统性能影响分析 | 第36-43页 |
2.3.1 光纤耦合器对系统灵敏度的影响 | 第36-39页 |
2.3.2 增敏光纤长度对系统灵敏度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2.3.3 偏振相关因素的影响 | 第40页 |
2.3.4 光功率代价分析 | 第40-42页 |
2.3.5 光接收模块对系统性能影响 | 第42-43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第三章 功/时分复用区域型光纤振动传感系统的研制 | 第44-66页 |
3.1 系统光路 | 第44-50页 |
3.1.1 系统光路光纤耦合器的选择 | 第44-46页 |
3.1.2 系统光路增敏光纤长度的选择 | 第46-49页 |
3.1.3 系统光路的搭建 | 第49-50页 |
3.2 光发送模块 | 第50-52页 |
3.3 光接收模块 | 第52-57页 |
3.3.1 光电探测器 | 第53-54页 |
3.3.2 放大电路 | 第54-55页 |
3.3.3 数控电位器 | 第55-56页 |
3.3.4 偏置及加法电路 | 第56页 |
3.3.5 开关电路 | 第56-57页 |
3.4 FPGA信号处理模块 | 第57-62页 |
3.4.1 FPGA数据采集与处理板卡 | 第57-58页 |
3.4.2 信号增益控制机理 | 第58-60页 |
3.4.3 仿真与多路PI控制算法 | 第60-62页 |
3.5 系统联调 | 第62-65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65-66页 |
第四章 功/时分复用区域型光纤振动传感系统测试与分析 | 第66-74页 |
4.1 光发送模块 | 第66-67页 |
4.2 传感光路 | 第67-68页 |
4.3 系统光接收模块测试与分析 | 第68-72页 |
4.3.1 信号增益控制结果及分析 | 第68-69页 |
4.3.2 电路各节点测试与分析 | 第69-71页 |
4.3.3 扰动信号测试与分析 | 第71-72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72-74页 |
第五章 功/时分复用区域型光纤振动传感工程示范系统 | 第74-82页 |
5.1 工程示范系统总体方案 | 第74-76页 |
5.1.1 场景与用户需求 | 第74页 |
5.1.2 系统技术指标 | 第74-75页 |
5.1.3 系统方案 | 第75-76页 |
5.2 系统实现与测试 | 第76-81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81-82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82-84页 |
致谢 | 第84-8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6-90页 |
作者简介 | 第9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