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亚留学生汉语“打”字的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
| 摘要 | 第2-3页 |
| Abstract | 第3-4页 |
| 绪论 | 第7-13页 |
| 一、选题缘由及意义 | 第7页 |
| 二、研究综述 | 第7-11页 |
| (一)国内研究综述 | 第7-11页 |
| (二)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1页 |
| 三、研究范围及方法 | 第11-13页 |
| 第一章“打”字的语义分析 | 第13-15页 |
| 一、“打”字义的概述 | 第13页 |
| 二、“打”字的义项整理 | 第13-15页 |
| 第二章 中亚留学生汉语“打”字使用偏误类型分析 | 第15-22页 |
| 一、包含语素“打”的复合动词偏误类型分析 | 第15-19页 |
| (一)语义偏误 | 第15-18页 |
| (二)语法偏误 | 第18-19页 |
| 二、单音节动词“打”的偏误类型分析 | 第19-22页 |
| 第三章 中亚留学生汉语“打”字的偏误原因分析 | 第22-27页 |
| 一、教材编写方面 | 第22-24页 |
| (一)教材编排情况 | 第22页 |
| (二)教材编写分析 | 第22-24页 |
| 二、学生方面 | 第24-27页 |
| (一)俄语的负迁移 | 第24-25页 |
| (二)目的语知识内部的影响 | 第25-27页 |
| 第四章 现代汉语“打”字教学对策 | 第27-33页 |
| 一、对外汉语教师的课堂教学方面 | 第27-29页 |
| (一)构建“打”字的义项网络 | 第27页 |
| (二)设置语境进行教学 | 第27-28页 |
| (三)复合词教学中突出语素分析的作用 | 第28-29页 |
| 二、对外汉语教材《博雅汉语》的建议 | 第29-30页 |
| (一)准确注释被译词语的意义 | 第29-30页 |
| (二)合理安排各义项出现的顺序 | 第30页 |
| (三)限定词义出现的语境范围 | 第30页 |
| 三、培养中亚留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| 第30-33页 |
| (一)及时预习、复习 | 第30-31页 |
| (二)克服心理障碍,学以致用 | 第31-32页 |
| (三)掌握必要的中国文化知识 | 第32-33页 |
| 结语 | 第33-34页 |
| 注释 | 第34-3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5-38页 |
| 附录 1 | 第38-39页 |
| 致谢 | 第39-4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