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--自动化系统论文--自动控制、自动控制系统论文

基于ARM的微型电缸控制系统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1-18页
    1.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1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电动缸的优势与发展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微型电缸优点及应用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微型电缸常用驱动电机第14-15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-16页
    1.3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第16-18页
第二章 电缸总体控制方案设计第18-30页
    2.1 整体控制系统工作原理第18页
    2.2 微型电缸主要机构选型第18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电机的选择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滚珠丝杠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光电编码器选型第21-22页
    2.3 无刷直流电机的控制原理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无刷直流电机驱动方式选择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两相导通星形三相六状态运行原理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功率开关管的选型第25页
    2.4 电缸总体控制方案的选择第25-27页
    2.5 电缸控制系统硬件需求分析第27-28页
    2.6 电缸控制系统软件需求分析第28-29页
    2.7 本章小结第29-30页
第三章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第30-40页
    3.1 ARM主控芯片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ARM芯片的选型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STM32介绍第31-32页
    3.2 功率驱动电路设计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驱动器的选择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功率驱动电路工作原理第33-34页
    3.3 电机逆变电路设计第34-35页
    3.4 光电编码器电路第35页
    3.5 电源电路第35-36页
    3.6 串口通信电路设计第36-37页
    3.7 PWM信号调理电路设计第37-38页
    3.8 硬件系统抗干扰措施第38-39页
    3.9 本章小结第39-40页
第四章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第40-55页
    4.1 软件开发环境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ARM开发环境简介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上位机软件开发环境第41页
    4.2 uClinux系统的移植第41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BootLoader的设计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修改uClinux内核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编译uClinux内核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配置生成uClinux系统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uClinux内核的下载与执行第46-47页
    4.3 功能模块设计第47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主程序模块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系统初始化模块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中断服务模块第48-51页
    4.4 数据采集设计第51-53页
    4.5 串口通信程序设计第53-54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54-55页
第五章 电缸控制系统仿真第55-74页
    5.1 PID控制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PID控制原理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数字PID控制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PID控制局限性及其发展方向第56-57页
    5.2 模糊PID控制第57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模糊控制的结构原理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参数自整定模糊PID控制原理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模糊PID控制器设计第59-62页
    5.3 电缸数学模型的建立第62-6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电缸的数学模型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无刷直流电机数学模型第63-6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速度反馈环节数学模型第67页
    5.4 仿真实验第67-7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电缸运动机构仿真第67-70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控制算法的对比仿真第70-72页
    5.5 实验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实验准备第72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实验结果与结论第72-73页
    5.6 本章小结第73-74页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4-76页
    6.1 总结第74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74-76页
参考文献第76-79页
致谢第79-80页
在校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第80页

论文共8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居住区内学龄前儿童亲子活动空间的规划
下一篇:论中小学校园规划对学生行为意识的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