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1 引言 | 第9-11页 |
2 文献综述 | 第11-23页 |
2.1 心理账户 | 第11-15页 |
2.1.1 心理账户的概念 | 第11-12页 |
2.1.2 心理账户的分类结构 | 第12-14页 |
2.1.3 心理账户的基本特征 | 第14-15页 |
2.2 人际关系 | 第15-18页 |
2.2.1 人际关系的概念 | 第15-16页 |
2.2.2 人际关系的分类结构和基本特征 | 第16-18页 |
2.3 人际关系心理账户 | 第18-20页 |
2.3.1 人际关系心理账户概述 | 第18-19页 |
2.3.2 人际关系心理账户相关研究 | 第19-20页 |
2.4 以往研究的不足与启示 | 第20-23页 |
3 研究设计 | 第23-27页 |
3.1 研究目标 | 第23页 |
3.2 研究内容 | 第23页 |
3.3 研究对象 | 第23页 |
3.4 研究方法 | 第23-25页 |
3.5 研究程序 | 第25-27页 |
4 研究1: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账户存在研究 | 第27-39页 |
4.1 情景验证试验 | 第27-32页 |
4.1.1 实验目的 | 第27页 |
4.1.2 实验假设 | 第27-28页 |
4.1.3 实验过程 | 第28-32页 |
4.2 内隐联想实验 | 第32-39页 |
4.2.1 实验目的 | 第32页 |
4.2.2 研究假设 | 第32-33页 |
4.2.3 研究方法 | 第33-34页 |
4.2.4 研究过程 | 第34-36页 |
4.2.5 结果与讨论 | 第36-39页 |
5 研究2: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账户内在结构的实证研究 | 第39-57页 |
5.1 预研究: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账户内在结构初测 | 第39-40页 |
5.1.1 预研究目的 | 第39页 |
5.1.2 预研究程序 | 第39页 |
5.1.3 预研究结果分析 | 第39-40页 |
5.2 正式研究: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账户内在结构分析 | 第40-57页 |
5.2.1 研究目的 | 第40页 |
5.2.2 研究对象 | 第40页 |
5.2.3 研究程序 | 第40-41页 |
5.2.4 研究工具 | 第41页 |
5.2.5 结果与分析 | 第41-54页 |
5.2.6 讨论 | 第54-57页 |
6 总结与讨论 | 第57-61页 |
7 结论与展望 | 第61-63页 |
7.1 结论与启示 | 第61页 |
7.2 不足与展望 | 第61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7页 |
附录 | 第67-73页 |
致谢 | 第73-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