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引言 | 第8-16页 |
(一)国内外研究概况 | 第8-12页 |
1.国内研究概况 | 第8-11页 |
2.国外研究概况 | 第11-12页 |
(二)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2-13页 |
(三)本文的理论依据 | 第13-14页 |
1.教育学中的有效教学理论 | 第13页 |
2.Skinner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 | 第13-14页 |
3.Krashen的输入假说理论 | 第14页 |
(四)研究方法 | 第14-16页 |
1.问卷调查法 | 第14页 |
2.访谈法 | 第14页 |
3.统计法 | 第14页 |
4.归纳法 | 第14-16页 |
一、对外汉语课堂提问的性质及其功能 | 第16-22页 |
(一)课堂提问的一般特征 | 第16-18页 |
1.有效的启发性 | 第16页 |
2.明确的针对性 | 第16-17页 |
3.适度的开放性 | 第17页 |
4.丰富的多样性 | 第17页 |
5.连贯的整体性 | 第17-18页 |
(二)高级汉语综合课课堂提问的特殊性 | 第18-19页 |
1.高级阶段课堂提问的特殊性 | 第18页 |
2.综合课课堂提问的特殊性 | 第18-19页 |
(三)对外汉语课堂提问的功能 | 第19-22页 |
1.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| 第19页 |
2.激励学生参与课堂 | 第19-20页 |
3.提高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 | 第20页 |
4.增进师生间情感交流 | 第20页 |
5.提供教学反馈信息 | 第20-22页 |
二、调查问卷与数据分析 | 第22-31页 |
(一)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| 第22页 |
(二)学生调查问卷 | 第22-26页 |
1.学生问卷的数据统计 | 第22-24页 |
2.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| 第24-26页 |
(三)教师调查问卷 | 第26-31页 |
1.教师问卷的数据统计 | 第26-28页 |
2.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| 第28-31页 |
三、对外汉语高级综合课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 | 第31-41页 |
(一)对外汉语高级综合课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| 第31-35页 |
1.教师对课堂提问理论认识不足 | 第31-32页 |
2.教师缺乏对问题的预设 | 第32-34页 |
3.教师缺乏对问答节奏的控制 | 第34页 |
4.教师缺乏对学生具体的评价反馈 | 第34-35页 |
5.教师忽视学生课堂提问环节 | 第35页 |
(二)对外汉语高级综合课课堂提问的优化策略 | 第35-41页 |
1.优化问题设计,提前做好问题预设 | 第36-38页 |
2.掌控提问节奏,注重公平分配问题 | 第38-39页 |
3.细化课堂反馈,激发学生学习潜能 | 第39页 |
4.增设学生提问,善于转换师生角色 | 第39-41页 |
结语 | 第41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5页 |
附录一:学生调查问卷 | 第45-47页 |
附录二:教师调查问卷 | 第47-49页 |
后记 | 第49-50页 |
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| 第50-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