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物理论文

“非生活化”高中物理实验的教学策略与实践

中文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7页
1 绪论第11-16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1-12页
    1.2 问题的提出第12-13页
    1.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3页
    1.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的内容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的方法第14-16页
2 概念界定第16-18页
    2.1“非生活化”实验第16页
    2.2“非生活化”实验的分类与依据第16-18页
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8-21页
    3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8页
    3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8-21页
4 高中物理教学中“非生活化”实验的应用意义与教学策略第21-41页
    4.1 高中物理传统测量实验第21-2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高中物理传统测量实验的应用意义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高中物理传统测量实验的教学策略第25-26页
    4.2 高中物理理想化实验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高中物理理想化实验的应用意义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高中物理理想化实验的教学策略第28-29页
    4.3 高中物理常规“非生活化”实验第29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高中物理常规“非生活化”实验的应用意义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高中物理常规“非生活化”实验的教学策略第34-36页
    4.4“非生活化”实验的教学原则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目的性原则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简易性原则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参与性原则第37页
    4.5 物理实验教学与“非生活化”实验教学策略建构第37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创建合适的教学情境,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在实验前为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,为学生实验做好基础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以拟真实验化的方式进行优化实验,提供感性材料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5.4 与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结合,优化实验方式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5.5 在实验过程中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进行强化,培养其严谨的实验态度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5.6 与课上实践及课下作业进行关联,加深学生对实验的理解第41页
5 优化“非生活化”实验的物理教学设计第41-51页
    5.1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教学策略第41-44页
    5.2 欧姆定律实验教学策略第44-47页
    5.3 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实验教学策略第47-51页
6“非生活化”实验的调查与分析第51-57页
    6.1 调查工具与设计第51页
    6.2 调查实施过程第51页
    6.3 调查数据整理与分析第51-57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学生对物理教学、物理实验的兴趣与想法、对“非生活化”实验的认识和接受程度的调查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学生对传统测量实验的兴趣调查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学生对理想化实验的兴趣调查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6.3.4 学生对常规“非生活化”实验的兴趣调查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6.3.5 总体分析第56-57页
7“非生活化”实验的实践研究第57-62页
    7.1 实践方案与测量方法第57-58页
    7.2 实践过程与结果第58-62页
8 结语第62-64页
    8.1 研究的主要成果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8.1.1 定义“非生活化”实验,与“生活化”实验进行区分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8.1.2 总结“非生活化”实验的应用意义、教学原则与教学策略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8.1.3 对“非生活化”实验内容与策略进行调查与实践第63页
    8.2 研究反思第63页
    8.3 研究展望第63-64页
参考文献第64-65页
附录第65-82页
    附录 1第65-68页
    附录 2第68-71页
    附录 3第71-74页
    附录 4第74-76页
    附录 5第76-82页
致谢第82页

论文共8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初中物理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实践
下一篇:“Big 6”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